-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道可道,非恒道|第一章第一节
2017-03-22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语言表达不了永恒之道;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永恒的创生的力量。奥利地思想家波普尔认为:凡创造性事件,难以预测。而道的根本特征,就是无中生有的创造。面对“道”这个永恒的创造力量,语言能如何表达和描述呢?
波普尔与老子隔代相通,欲知详情,请点击收看视频。
精神和新娘都说:“来吧!”听见的人也该说:“来!” ——启示录22:17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我们来分析《道德经》第一章开篇的两句话: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两句话,讲的是语言哲学的问题。
道德经开篇,就讲抽象的语言哲学的问题,显得玄而又玄。
其实,《道德经》讲的道理很简单。随着课程的进展,你会发现道德经的简单结构,看到它本有的简单性。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讲的是语言观,对语言的看法。老子不是讲无为而治吗?这与他的语言观有什么关系?
我们开始讲“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可能有朋友会说,你没搞错吧?应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言名,非常名”。我没搞错。我没有用“常”字,而不是用“恒”字, 是有理由的。我解释一下。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道德经》两个抄本,帛书老子的甲本和乙本。帛书甲本的抄写在汉高祖刘邦继位之前,帛书乙本的抄写在汉高祖刘邦继位后,刘邦是公元前202年继位。帛书甲乙本离我们现在都已2000多年了。
帛书甲本和乙本,都是恒字。但后来的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改成了“常”字。为什么要改呢?是为了避讳孝文帝刘恒(前180年-前157年在位)的“恒”字,改成了“常”字,后来的本子就都按“常”字了。
避讳,指古代君主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孝文帝叫刘恒,抄写道德经的时候,里面的“恒”字不能写,要用别的字替换,所以就替换成了“道可道,非常道”。
讲完版本,我们进入内容分析。
“道可道,非恒道”。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那个永恒之道。名,可以命名定义的,就不是那个永恒之名。
这样的翻译,对大家理解这两句话,可能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还得更细分析。
道,可道,非恒道。是说有一个永恒之道,但我们说不出来,能说出来的,就不是那个永恒之道。我们的口头语言,表音的语言,难以表达清楚那永恒之道,与那永恒之道总有距离。
为什么语言表达不了永恒之道。这永恒之道有什么特点,让人类的语言失去把握能力呢?我们看看道德经的第四十二章,也许就能理解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道是一个永恒的、创生的力量,不断的在创造。世界是被创造的,并且这个创造仍在继续,永恒进行。
我们人类的口头语言,面对过去的事,可以讲故事。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我们可以通报消息。创生过程,创造过程,是指向未来的,这是无中生有的,我们能讲清楚未来的具体创造吗?创造从来具有自发性,未来不可知,所以语言难以指向未来。
凡创造性事件,难以预测。奥地利思想家波普尔以此观点来否定用计划的方法来管制社会。波普尔1957年出版《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波普尔认为,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我们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增长。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这几条重要吗?讲的都是常识。但这些常识合起来,就否定了计历史规律可以预测的计划经济观点。未来是被创造所影响的,未来是开放的。他的思想,对索罗斯影响很大,索罗斯还创立了开放社会基金会。
我们讲波普尔,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老子。
创造性的事情是无中生有的,难以预测的。而道的根本特征,就是无中生有的创造。面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类的语言的局限性和无力感就表现出来了,是不是?
创造是道的特征,除此之外道还有另外一个核心特征。我们继续看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前半截讲的是创造的问题,后半截讲的是平衡的问题。世界的秩序,分为相反力量的相互竞争和互动搏弈,趋向动态平衡。
持续的创造过程难以预测,持续的动态平衡的过程也难以预测。是不是?所以语言难以表达这个创造趋动下的动态平衡的秩序。
语言既表达不了未来的动态的创生过程,也表达不了未来的动态的平衡过程。因为道的永恒创生与持续平衡的特征,所以语言无能为力。在创造的这个背景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了。
春天,我服从灵魂的指令
写在掌上国学开启之际
我漫步林中小路
在早春的和音中
寻找秘密的花序
头顶的天空晶莹而明亮
那么晶莹,仿佛孩童的幻想
那么明亮,仿佛婴儿新生的时刻
我曾把时光出卖给懒散琐屑
在生活的细枝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