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夺分 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pptVIP

广西柳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夺分 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 政 链 接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2017年8月6日,日本广岛市在和平纪念公园举行原子弹爆炸72周年纪念活动,首相安倍晋三出席纪念仪式。安倍在当天纪念仪式上的讲话中仍未提及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历史背景。就在安倍讲话的同时,会场附近的抗议者仍在高呼反对口号。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数百名民众当天聚集在活动现场附近抗议,并要求安倍下台。(考点链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2017年以来,美国军舰在南海海域连续发生多起事故,“尚普兰号”2月8日进入南海,5月9日在韩国与渔船相撞;“菲茨杰拉德号”3月28号进入南海,6月17日与菲律宾商船相撞(死7人);“斯特塞姆号”7月2日进入南海,8月1日在南海丢1人;“麦凯恩号”8月10日进入南海,8月21日在新加坡与商船相撞(失踪10人)。(考点链接:霸权主义、世界多极化)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厦门举行。各国专家认为,此次会晤将有力推动金砖机制在第二个金色10年的发展。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指引下,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金砖机制将继续向纵深发展,必将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大力量。(考点链接: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 题 综 述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以德国为首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希望打破旧的世界秩序,重新瓜分世界,于是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一系列条约,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以美、英、法三国为主导的世界格局。该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一战”后短暂的相对稳定的局势,意、德、日法西斯政权相继建立。在西方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实行“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疯狂侵略扩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最终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复习时注意:①把握小专题,如将两次世界大战进行对比;理清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脉络。②把握专题的切入,如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影响及启示;探究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背景,考查主要国家在其中的表现及影响,构建大历史观;③专题与热点结合,如结合近年地区冲突考查世界格局的演变内容。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知 识 整 合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 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 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军事集团 协约国集团:英(核心)、法、俄等 同盟国集团:德(核心)、意、奥匈等 轴心国集团:德、意、日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英、苏、中等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百团大战等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影响 摧垮了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俄帝国,削弱了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P与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