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航空发展史 1921-1930年        1923年,研究凡尔纳的专家兼物理学家海尔曼·奥伯特发表了一本长达92页、公式连篇的小册子。他想使这本名为《奔向太空的火箭》的小册子成为宇航的初级课本。 奥伯特指出,火箭也可以在真空中飞行,而且速度比逸出的驱动气体要快,“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种效率特别高的飞行器,它能轻而易举地飞抵另一个陌生的天体”。他画出一张包括太空导弹的宇航站的草图。似乎很自然,这个宇航幻想家也已考虑建造一个太空镜。奥伯特的文章激起了宇航的巨大兴趣。当时人类似乎只有一个愿望——离开地球。 人类航空发展史 1931-1940年        1932年,年轻的苏联成立了第一个宇航组织。该组织不久后便成为红军的一个分支机构,因为在火星上建立共产主义之前,工程师要研制军用导弹,以维护地球上的秩序。1929-1930年度在德国取得很大成功的一部影片叫《月亮夫人》。奥伯特曾作为科学顾问参加了该片的拍摄。观众中坐着一位名为布劳恩的高年级学生和内贝尔、维利·莱和克劳斯·里德尔先生。他们联合组成了“宇航协会”,过着僧侣般严格自律的生活。不久后,他们在柏林的赖尼肯多夫“火箭发射地”试验喷气式火箭,并计算出飞往火星的抛物线。陆军武器局的两位工程师瓦尔特·多恩贝格尔和卡尔·贝克尔装扮成老百姓参加了该协会。从1934年起,火箭研究工作在德国成为机密。        人类航空发展史 1941-1950年                1942年10月3日,“A4”号导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发射。此后的V2导弹弹身上画上了传说中的“月亮夫人”。它飞到了90公里的高度。“Aggregat 4”号导弹是个“原始细胞”,由此生长出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导弹和宇宙空间计划。这些计划给本世纪剩余的日子打上了烙印,为人类的自我毁灭提供了可能。   佩讷明德基地表明,这样高度综合的导弹技术需要一定的管理和财政支持,这只能由国家来提供——也就是由军方来承担。布劳恩后来解释说,他参加纳粹党、并于1940年成为党卫军冲锋队小队长是为了能够继续发展导弹计划。           对能工巧匠来说,佩讷明德是个天堂。最优秀的工程师云集此地,能够立即把他们的图纸转化为成品。这里有风洞和实验室,并研制出第一枚巡航导弹、第一个电子模拟计算器,完善了陀螺仪控制技术、无线通讯和精密水泵。    1944年9月8日,当第一枚“报复性武器”V2导弹击中伦敦时,佩讷明德人捧着香槟碰杯。在战争末期,总共6000枚V2导弹中大约有一半被发射到安特卫普、伦敦、马斯特里赫特和其它城市。估计V2导弹使12685人丧命,其中三分之二为平民。在希特勒死后两天,这些工程师决定向美国人投诚。 人类航空发展史 1951-1960年          50年代,有一个公认的基本思想是,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冯·布劳恩向美国人描述了洲际导弹、潜艇导弹、太空镜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设想建立一个经常载人的、并能发射核导弹的宇宙空间站。他说:“如果考虑到空间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飞行,那么人们就能认识到,这种核战争技术会使卫星制造者在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加利福尼亚的兰德军事研究所专家认为,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将“在军事和科学方面都成为领袖国家”。这就是美国对塔斯社于1957年10月4日报道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一号——第一颗进入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感到震惊的原因。美国当时还在忙于改建“红石地地短程战术导弹”,以便能从土耳其向苏联发射核弹头。美国的卫星计划也还在制定之中。现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为世界共产主义服务。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说,美国输掉了这场“比珍珠港更重要的战役”。直到里根总统任命他为“星球大战计划”的顾问,他的心情才恢复了平静。    围绕争夺太空优势的竞争进入了重要关头。坐落于哈萨克斯坦草原上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技术人员竭尽所能使美国同行心灰意冷。1957年,他们把一条名为“莱伊卡”的母狗送上了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而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先锋”号从一米半的高度坠落到发射台爆炸。   人类航空发展史 1961-1970年         1961年,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俄国人用他说明,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并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说,“在60年代结束之前要把人送上月球,并让他安全返回地球”。把星条旗插到这块无生命的石头星球上的计划将花费250亿美元。国会批准了这项计划,同时批准部署1000枚“民兵地地洲际战略导弹”和656枚“北极星中远程战略潜艇核导弹”。登月竞争就此展开。在“阿波罗”计划达到高潮时,共有50万人参与了这个行动。为了节省时间,美国航天局把起飞试验的次数限制到了最低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运动和静止》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ppt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导学教案 (新版)湘教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运动和静止》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ppt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4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导学教案 (新版)湘教版.ppt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5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2课时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预测类型的实际问题导学教案 (新版)湘教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运动和静止》教案3 鲁教版五四制.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运动和静止》教案4 鲁教版五四制.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1 北京课改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3 北京课改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2 北京课改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功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1 怎样认识力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1怎样认识力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1透镜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重力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ppt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