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名师导学 新知1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符号和换算关系如图1-1-2所示: (2)测量工具:刻度尺. 常见的有直尺、卷尺,精确测量要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 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量程:测量范围.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放尺:尺要放正,沿着(平行于)所测的长度, 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 记录:要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数 字和单位两部分. 【例1】如图1-1-3表示测量物体长度的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填“甲”或“乙”) 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所以放置正确的是甲;在读出甲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甲物体的长度在1.90~1.93 cm之间都可. 答案:甲 1.90 cm 1. 如图1-1-4,刻度尺的分值度是______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1 3.12 2. 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 C 3. 如图1-1-5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图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 2 mm A 2.20 cm 新知2 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的发展过程: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电子钟等.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符号是s,其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换算关系:1 h=60 min=3 600 s. 【例2】如图1-1-6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解析:停表的读数要注意先读分再读秒. 注意分清分钟的最小分度值以及秒针的读法,如图1-1-6停表的读数为5 min 37.5 s,即为337.5 s. 答案:337.5 126 s 1. 如图1-1-7所示,该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 2. 如图1-1-8所示,该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218.4 新知3 误差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是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主观或客观因素引起的.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无法避免,只能是设法减小误差,误差总是存在的,但错误是可以避免、消除的. (4)通常采取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例3】王小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如下:25.1 mm、25.2 mm、27.3 mm、25.3 mm、25.2 mm.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此次测量最接近真实值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是精确测量,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的,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从五次测量值看显然27.3 mm是错误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会减小误差,因而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答案:1 mm 27.3 mm 25.2 mm 1. 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正确的是( ) A. 读数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 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可以避免 C. 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 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D 2. 最小刻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200页书的总厚度,四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 mm、7.7 mm、7.8 mm和7.85 mm,其中错误的记录是_________,书的厚度为_______mm,合_________μm. 7.85 mm 7.7 7 700 新知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把曲线变为直线,再用直尺测量.如选用不易被拉长的软线或金属丝,先使它与待测长度的曲线完全重合,再将线或丝拉直测量,被拉直的软线或金属丝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2)化薄为厚:测量长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压越高越危险及触电事故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流强度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流的测量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流的热效应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磁波产生与传播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磁感应现象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磁波的应用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磁继电器 .ppt
- 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重点知识专题突破 电磁铁及磁性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1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2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2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1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1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2 .ppt
最近下载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docx
- 基于《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教材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来源:校园英语(第2020032期)-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x VIP
- 骨痛愈巴布剂的研制.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二卷).pdf VIP
- 2025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及部分答案(共五套).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主流BI竞品分析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