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陶铸关爱文化人士.docVIP

2013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陶铸关爱文化人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陶铸关爱文化人士 ●黄团元 主政广东多年,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务的陶铸,享有党内“才子”的美誉。即便不熟识似的人,也可从《赠曾志》、《松树的风格》等诗文中,感受到他的才华和道德情操。“高山流水识知音”,陶铸也是知识分子的良师益友,以容庚、陈寅恪、章士钊为例。 容庚担任过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教授,是文字学家、书画(法)家、收藏家、文物鉴赏家。日寇侵略我国时,大量的珍贵古物外流。容庚变卖家当,耗尽工资,购回了许多珍贵的古(文)物。 容庚秉性刚直,新中国成立之初,上班或开会时,常说“我到党部报到”。“党部”一说,可是国民党“专利”!可是容庚屡教不改。他还经常幽默地诠释“考古”:“考古考古,一半靠‘考’,一半靠‘估’!”他的这些“反动言论”和戏谑学术,在屡次开展的政治运动中,注定挨整!而且,鲁迅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山大学已经聘了一个口吃的顾颉刚,又打算聘请同样口吃的容庚。难道中大喜欢口吃?”那时被鲁迅点过名的人,就不是好人,容庚在劫难逃! 然而,在陶铸的保护下,容庚在接二连三的运动中并未遭受大难。中山大学还专门腾出一间教室,存放容庚购置和收集的青铜器、古字画等藏品。不久,容庚被陶铸、被新社会感化,慷慨地将他的珍稀文物捐给国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筹备在印度加尔各答召开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主题是攻击新中国,会议拟请香港新亚书院院长钱穆作反共发言。周恩来得知后,嘱时任中南局书记的陶铸找人给钱穆做工作。熟识容庚的陶铸立刻想到钱穆和容庚曾经是燕京大学的同事,便请容庚出面。1956年秋,容庚赴香港和钱穆叙旧话新。后来,钱穆虽然参加了那次“国际学术会议”,却没有发表攻击新中国的言论。 1957年“反右”,容庚没被打成“右派”,但还是于1958年下放农村,去接受批判和劳动改造。陶铸便专程到东莞看望容庚。省委主要负责人屈身茅舍,探望被称为“野马”、“鬼锁”的容庚,使得容庚的恶劣处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如果说陶铸对待容庚“粗线条”,那么,他对于陈寅恪,可称得上体贴入微。 陈寅恪学贯中西,又精通多种文字,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陈寅恪虽然博学,但他谨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连全国政协拟选他当政协委员,他也不感兴趣;再如1954年中国科学院请他担任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二所所长,他提的任职条件居然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不当所长就是了,可偏要讲这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言论! 陶铸对这位“国宝”级的学者,时时处处袒护照顾。1954年,中山大学一个负责人在会上点名批判陈寅恪的思想“陈旧腐朽”。陶铸知道后,严肃批评了这个负责人,并要他向陈寅恪赔礼道歉。陶铸看到陈寅恪住房小,书籍摆不下,著述没有助手,当即通知学校全部给他妥善解决。 1956年,陶铸在广东省高教工作会议上,公开为陈寅恪“说话”:“陈寅恪教授不去台湾,蒋介石要他去也不去,这本身就是爱国行动,应该叫爱国的知识分子。我看,他是我们的朋友!” 由于陶铸“过问”,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山大学对陈寅恪的生活给予重点照顾。听说陈寅恪睡眠欠佳,陶铸设法为他从香港买来进口安眠药;陈寅恪视力差,陶铸指示中山大学在陈寅恪的院子里修筑一条白色水泥路,好让他在上面行走安全;陈寅恪爱听京剧,1962年4月,陶铸参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时,买下落地式收音、电唱两用机,送给陈寅恪。1962年7月,72岁的陈寅恪意外右腿胫骨折断,陶铸特批三名护士,24小时轮流护理和照顾陈寅恪的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难有二例! 本来,中央领导人也很关心陈寅恪,但如果没有“父母官”陶铸的无微不至,目盲足膑的陈寅恪不说完成辉煌著述,就是生活也难乎维继。陈寅恪的夫人唐贫后来对朋友说:“只有陶铸,才真正懂得陈寅恪的价值。” 陶铸关爱文化人士,连“顽冥不化”的章士钊也对他赞誉有加。 章士钊任过北洋政府高官,梁漱溟称:“他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多才他就多欲,欲望多,所以他的生活很腐烂……”章士钊也做过好事,譬如1920年毛泽东等人组织湖南青年赴欧洲勤工俭学,章士钊发动社会名流捐款,将两万银元交毛泽东作为经费。毛泽东后来说:“这笔钱帮了共产党的大忙!” 1957年,76岁的章士钊抵达广州。陶铸请章士钊到“大同酒家”吃饭。他俩都是湖南人,乡音亲切,口味相似。加上陶铸读过湖南省立师范,上过黄埔军校,文史方面堪称章士钊的“知音”。故此,餐桌上的章士钊兴致盎然地讲起窃国者袁世凯、洋务派张之洞;从古到今,由北到南,指点江山,纵论天下。 也许是年岁已高的缘故,尽管陶铸没让章士钊放量豪饮,但随着他说话重复,声音逐渐变小,他居然伏在桌上,发出鼾声!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