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8 PAGE 65 第二章 新技术新工艺 第一节 本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概述 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目的 1.实现设计意图,满足业主需求,将中石油大厦建成国内一流的精品工程。 2.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争创科技示范工程。 3.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 二、本工程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本工程将全面推广应用建设部推行的十项常规新技术新工艺,并结合本工程设计特点将一些特殊的新施工技术和工艺列于下表中。本章主要将针对表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介绍,本工程中包含的其它常规新技术和新工艺,由于我司具有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经验,将在各章中分别进行详细阐述。例如,第八章土建工程中详细阐述了外挂架使用、预应力技术、APP防水施工方法等。第九章钢结构与网架工程中详细阐述了高层钢结构安装、索钢网架、相贯线网架和斜拉索桥施工方法,铸钢节点的应用等。第十章机电工程中详细说明了冰蓄冷系统、低温送风系统和低温风口、通风空调系统调试及VAV变风量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方案。 重点新技术新工艺一览表 序号 结构 装修 幕墙 机电 1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大跨度弧形吊顶安装 呼吸式幕墙 冰蓄冷系统 2 组合结构施工 可开启式天窗 VAV系统 3 索钢网架安装张拉 开缝式石材幕墙 低温送风系统 4 屋面索钢网架整体提升 低温风口 5 相贯线网架高空拼接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 6 斜拉索桥高空拼装 7 铸钢节点应用 三、实施新技术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 以各专业负责人为首,建立各项新技术新工艺攻关领导小组。 2.人员保障 项目选派有相应施工经验的工程师负责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并聘请相关专业专家进行指导。 3.奖励制度 项目建立新技术新工艺攻关奖励基金,提高员工积极性。 第二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分析 混凝土材料和外加剂性能的提高,在技术上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难题,大量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开始采用厚筏基础,并且筏板设计厚度越来越大。但是,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不仅要有材料性能作为前提,还必须有成熟完善的施工工艺做保障。在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哪种施工工艺有效的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应力和大量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才能防止底板混凝土开裂,是保证底板施工质量的关键。我司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详见下表)、借鉴我公司以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并针对本工程2.5和1.8m厚底板,将在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方式、混凝土温升控制、混凝土养护的每个过程均采取相应的防裂控制措施,保证底板的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 工程名称 底板概况 配合比设计 防裂措施 金茂大厦 厚度:4.5m 1.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代替水泥。 2.采用56d强度代替28d作为设计强度。 1.在泵车水平输送管整个长度范围内覆盖草袋,并经常喷洒冷水,减少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2.在底板内部纵横排放冷却水管,通循环冷水,有效地带走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加快内部的散热速度,并通过测温进行观察。 香港Basement A Union Square Package 厚度:8m 混凝土总量:36300m3 混凝土标号为Grade40D/20 将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为18次浇注,用分层分块浇注的方法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浇筑时将底板分为5层,分别为1.7~1.8m,1.1~1.3m,1.1~1.3m,1.1~1.3m,2.3~2.5m。每层分3~5次浇筑,每次浇筑量约为2000m3左右。 二、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的具体措施 1.分段浇筑 结构设计在底板中设置了五条伸缩缝,将整个底板分成六段。为了保证底板的整体性,减少施工缝设置,拟将整个底板分成相应的六段进行施工。 2.配合比选择 在配合比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既要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要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巨大热量。本工程混凝土配比过程中采用了下述四条防裂措施。(实际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详见第六章第一节) (1)选用低标号普通硅酸盐42.5#水泥,其收缩小、体积稳定性好,不采用矿渣水泥,避免泌水量过大。掺加粉煤灰以降低单方水泥用量,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同时粉煤灰可消耗混凝土中的部分碱,可有效地预防碱-集料反应。 在征得设计同意的情况下,砼设计强度拟采用60天强度作为设计强度值,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的产生。 在配合比设计中掺加混凝土膨胀剂,根据掺加膨胀剂混凝土补偿收缩原理,利用自身的补偿收缩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同时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缓凝剂,水灰比0.40左右,坍落度15cm左右,缓凝时间控制在10~12小时,初凝不

文档评论(0)

____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