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韶光:在红色历史的讲解和传播中前行.docVIP

崔韶光:在红色历史的讲解和传播中前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崔韶光:在红色历史的讲解和传播中前行 她叫崔韶光。这位原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优秀讲解员,曾以独具特色的讲解而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人物。在身患绝症后,她不得不含泪退出了她视之为生命并曾给她无限荣誉的岗位,开始了艰难的治疗求生路。 五年之后,神话般身心康复并已重新投入新工作领域的崔韶光,再一次走进了媒体的视野。 “付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 崔韶光总觉得,似乎冥冥中就注定了自己与“红色历史”那解不开的缘。 这个名字,是她父亲起的。父亲是老八路,南下工作时结识了一位四川女子,后来成了她妈妈。这样的融合,让崔韶光从小既好学爱拼,又细腻善感。“文革”中,母亲被打成“牛鬼蛇神”,父亲被隔离审查,6岁的她开始饱尝世间炎凉。17岁时母亲去世。但多舛的命运并没有冲淡父母传给她的、血液中流淌的对理想的信仰。1985年9月,彭德怀夫人浦安修回到山西,希望为老区做点什么,便与山西师范大学联系,选送了十名未达本科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去进修,而崔韶光便是这十人之一。4年后,从山西师大政教系毕业的崔韶光回到武乡,恰逢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落成剪彩招收解说员,军人后代的她没有一丝犹豫便走进了这座心中的殿堂。 一个月后,9月3日,中央军委剪彩代表团莅临,刚动过手术的浦安修也执意来参加仪式,她拄杖久久立于彭德怀的雕像前沉默着。当她得知崔韶光就是当年被她送去进修的十名学生之一时,非常高兴,连连说好,仔细地询问着她的学业和工作情况。这一天,老首长们尽情流淌着纵横了半个世纪的老泪。83岁的原财政部长戎武胜久久紧握住崔韶光的手:“孩子,以后你要好好宣传三个字‘不容易’!”……所有这些,久久触痛着她的心。 开馆不久,一位老人赶来。他是25岁便牺牲在长乐滩的129师772团团长叶成焕的警卫员。那场战斗中同时牺牲的还有八百名烈士。老人与崔韶光一起回忆着当年战争的惨烈,两人都泪如雨下。 从此时起,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崔韶光心中油然而生:我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八路军”的光辉历史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崔韶光成为了这样一位“另类”的讲解员。这个感性的年轻女子开始勤练普通话,开始读一般人认为艰涩枯燥的党史战史、将帅传记,开始走乡串户学唱八路军军歌、民歌,开始亲自做一碗榆钱谷糠咽下,体会八路军当年充饥的滋味……很快,她声情并茂的讲解便获得了一致好评。但她不满足。1996年秋,她又出惊人之举:自费到全国各地寻访老八路和史学专家。而此时,她正经历着一场婚变,孩子才5岁,老父患癌症。但,那些老八路已经一个个离去,再等几年怕是见不到他们了。崔韶光踏上了进京之旅。 在李雪峰家,老人特意让人包了饺子招待崔韶光,李老夫人拿出两百元钱让她去王府井买件衣服:“你从事着一项高尚的事业,我们国家和社会需要你这样的青年!”在李德生家,回忆起惨烈的关家垴战斗时,老人终于忍不住忍了多年的痛哭…… 从老首长老战士家里出来,走在北京深秋的风中,崔韶光总是泪流满面,为那一代先躯朝圣者般的信仰、执著与奉献感动。在京的14天里,她收集到许多一手资料和珍贵文物。后来,她又与全国300多位老八路建立了通讯联系,获取了上百万字的鲜活资料。此后她的讲解,融会着无法替代的浓烈情感和珍贵记忆,一把刺刀就有一个故事,一盏油灯就是一段悲歌…… 17年来,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她接待过70多万观众。国务委员宋健曾夸:“你讲得太生动了,真了不起!”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曾评:“你比我还了解父亲!”崔韶光,在她红色历史讲解员的岗位上,用真情与努力赢得了无数的赞美与荣誉。她成为太行纪念馆的一面旗帜,武乡县的一道风景。 “你有多顽强,就有多美丽” 2002年12月,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正紧张筹备着二期扩建的文物资料,崔韶光在岗位上又一次晕倒了。一年来这已是她第四次晕倒。以前一直不当回事的她终于去医院做了检查,而医生的回答是无情的三个字:“白血病”。这一年崔韶光37岁,是一个女人黄金般的时段。 一盒化疗药要2.5万元,最少得吃8盒。做一次骨穿和基因检测要花数千元,得做十多次……白血病庞大的治疗费用让从来乐观的崔韶光发了愁。当崔韶光的病情被媒体传播开来时,千千万万人的心,都被牵动了。在一次长治市政协会议上,从市委书记到一百七十多位政协委员都纷纷解囊。一位民营企业家慷慨捐出一张5万元的存折。武乡县政协主席王建华四处奔走为她筹款。山西省文物局的各级领导和同志多次为她捐款并送到家中。省财政厅特别批给她5万元……而寄到太行纪念馆的汇款单中,更多来自那些曾听过崔韶光讲解的观众,几十元、几百元……最终,纪念馆共收到一千多人、近三十万元的捐款。在西安医院的病床上,捧着那些汇款单,崔韶光第一次因为自己而不是八路军的故事流下了滚滚热泪。当年她采访刘伯承之子刘太行时,曾请他谈谈对老区的感情,刘太行说:“我能说什么呢?是老区把我这个战火中出生、生下来就没奶

文档评论(0)

hmwn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