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技巧 移步换景素材.docVIP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技巧 移步换景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用心 爱心 专心 移步换景 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 ??? 1938年,叶挺军长率领新四军一万多人,来到皖南云岭这个小村庄,就在这里设立了江南抗日大本营,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抗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如今,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军部大礼堂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从云岭车站向西沿着一条笔直的马路,大约走几十米就到了新四军军部旧址。它位于云岭脚下,叶子河畔的罗里村头。这里原是一座老式宅院,由一方大井隔为左右两半,右一幢小楼房,名为“种墨园”。楼房的大门朝南,楼的右侧是国务院立的一块白色纪念碑,它标志着全国人民对新四军业绩的铭记。 ??? 一进军部旧址大门,是一个小客厅模样的房间,墙壁上挂着当年新四军使用的作战地图。这里是新四军接待记者和贵宾的地方。 ??? 穿过客厅,靠右边的一间厢房,便是叶军长的办公室兼卧室。这里陈设极其简朴:一架老式床,一张办公桌和一只老式椅子。当年我们的叶军长正是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着大江南北的千军万马与敌人厮杀。 ??? 由小客厅向左进去是一个长方形天井。大井右侧悬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是陈毅的亲笔题词:“新四军军部旧址”。看到题词,我们就会想到他的《梅岭三章》中的诗句:“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皖南事变后,陈毅正是以这种许身报国的壮志代理新四军军长的。他重新组建新四军,并以锐不可挡之势,冲向江北,杀得顽敌闻风丧胆,大振了新四军军威,建立了不朽业绩。 ??? 军部旧址内还有参谋处、作战科等军部机关,以及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的办公室。当年正是从这座普通的宅院里发出了一道道痛击日顽的命令,它像一把把利剑,威慑着大江南北的敌人,使半壁河山的危险局势趋于缓和。 ??? 从军部旧址的后侧,向北沿着一条蜿蜒的田间小路走半里,就来到了叶挺桥。当年,叶子河一到雨季,河水上涨,东西两头的村民不能来往,学生不能上学。叶军长知道后,就率领军民架起了这座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军长,就取名为“叶挺桥”。如今,我们站在桥头,看着那潺潺溪水,就能想到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挽着裤筒在水里劳动的情景。叶挺桥,不是普通的桥,它是军民鱼水之情的见证,寄托着故乡人民对叶军长的怀念和崇敬。 ??? 军部修械所旧址在军部旧址的南面,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大约走一里就到了。这里原是座关帝庙。新四军来后,把它改为兵工厂的分支机构。在这里,我偿看到的只是一架手摇鼓风机和一些铁锤之类的工具。当年,新四军正是用这些简单工具造手榴弹和子弹,修理各种枪炮供应前线作战的。 ??? 修械所南面不远的地方就是军部大礼堂旧址,它原是云岭村的陈氏祠堂,占地10多亩,建筑相当雄伟,室内能容纳几千人,分前、中、后三个厅。 ??? 前厅占地面积很大。大厅的正前方是一个复制的舞台,这里曾是军部召开各种大会和部队文工团文娱活动,进行抗日宣传的场所。1939年,周恩来同志历经千难万险,千里迢迢来到云岭,就是在这里向新四军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如今,我们站在这大厅里,好像还能听到他那铿锵的语调,看到他那激昂的神情;也使我们联想到,皖南事变后,他在重庆《新华日报》上的愤怒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大礼堂的中厅现已用板隔开,辟为前、后两个廊道。前廊很宽,在朝北的屏风上,镶嵌着李先念同志的题词:“云岭烽火,战士丹心。”后廊较窄,由此通向后厅。 ??? 后厅现已装饰一新,作为陈列室。陈列室分上下两层。下层陈列的是实物,显示了新四军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上层陈列着照片、图片说明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新四军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可以看到无数新四军烈士,为着祖国人民,把鲜血洒遍了大江南北,写下了一首首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如今,故乡人民已将这篇篇史诗刻在大地的胸脯上,先烈的功绩将流传千古、永不磨灭。 【借鉴】 ??? ①穿插流动。参观文物古迹,除了写景,总要穿插介绍一些有关文物古迹的史实。本文也不例外。文章介绍天井右侧悬挂着陈毅的亲笔题词“新四军军部旧址”时、插入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和他重建新四军后的不朽业绩;介绍军部旧址后侧的叶挺桥时,叙说了他爱民、为民,亲率军民架桥的史实;介绍大厅里复制的舞台时,还写了周恩来曾在这里向新四军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和皖南事变后他在重庆《新华日报》上的题词。新四军军部旧址里的景物本是静止的,有了这些穿插,文章就“动”起来了。 ??? ②移步换景。这篇参观记,依次介绍了新四军军部旧址的大门,叶挺军长的办公室兼卧室,军部机关,副军长、副参谋长的办公室,军部后侧的叶挺桥,军部修械所和军部大礼堂。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娓娓道来,采用的是移步换景法,这样写,行踪分明,脉络清晰。  

文档评论(0)

lx195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