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蚂蚁的“摩天大楼”
我们中国青年代表团抵达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后,住进了专门接待外宾的塔拉赫饭店。我因旅途劳累,夜里睡得很沉,一觉醒来,已是晨光满室了。
在起床穿衣时,我发现床旁淡绿色的墙壁下方,有一根三叉树枝,黄澄澄的。是什么装饰品吗?蹲下一看,我不禁吃了一惊──那不是树枝,而是黄色沙粒粘合的、筷子粗细的枝形小沙柱。柱里是空的,无数细小的红蚂蚁,从上端的开口列队爬出,把衔在嘴里的沙粒垒在上边,又转身爬回去……不到十分钟,那三个“树叉”就长了足有一寸!
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来了,他告诉我,这是蚂蚁在筑巢呢。这些小东西一定是发现墙根下有个小洞,就从院里叼来沙粒,从小洞钻进屋子里来,修建它们的“住房”。
“真有趣!”我笑道,“中国的蚂蚁往地下打洞筑巢,非洲的蚂蚁却在地面上盖房!”
“它们还能盖起“摩天大楼”来呢!”服务员说,“你们不是还要到哈尔格萨去访问吗?在那儿你就会看到一幢幢蚂蚁的“摩天大楼”。”
几天以后,我们飞往索马里西北州的首府哈尔格萨。果然,在那里,处处可以看到蚁冢,不但在遍地牧草的郊区荒野,就是在市区街道两旁也比比皆是。这些蚁冢小的有两三米高,大的竟高达七八米!如果拿蚂蚁的细小身材和这些蚁冢来比较,真可以称得上是“摩天大楼”了!这些蚁冢各式各样,有的像圆顶土丘,有的像大蘑菇,更多的是下粗上细的锥体,仿佛拔地而起的竹笋……乍看这些奇异的建筑物,你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上面有许多小洞,小蚂蚁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过日子。
“这些沙冢不怕风吹雨淋吗?”我问一位索马里朋友。
“它们结实得很呢,”他说,“并不比钢筋混凝土差!”
原来,蚁冢都是用树木做骨架的。蚂蚁建筑师们喜欢选择枯死的树或灌木筑巢,它们首先咬掉软朽的部分,只留下坚硬结实的部分做骨架;然后,成千上万的建筑大军,各叼一颗沙粒,川流不息地爬上那骨架,用唾液把沙粒粘在上面──一颗沙粒就是一块“砖”,随着“砖层”不断加高加厚,就形成了一堵堵的“墙”;这些“墙”依照树木骨架的自然形态相联结,于是,分隔出了大大小小的“房间”。非洲蚂蚁无论是白蚁、黑蚁,还是红蚁,它们的唾液同沙粒混合后,都能变成最坚硬的“混凝土”,狂风吹不倒,大雨浇不垮。而且,它们的建筑速度十分惊人,一立方米的蚁冢,十几天就能建成!随着蚁群的繁殖,蚁冢也逐年逐月加高。
我曾看到一个剖开的蚁冢,四米多高,依附在一棵活着的含胶树上。那枝叶翠绿、缀着橘红色花朵的树冠,仍然在冢顶上随风摆动。索马里朋友告诉我,少数蚁群也利用活树筑巢,这个蚁冢被剖开,首先是为了拯救含胶树,其次,把蚂蚁制造的“混凝土”碾碎后,又是铺公路、修球场、制砖坯的理想材料。接着,他指着剖开后显露出来的横断面,向我介绍说:“你看,这是蚂蚁出入的通道和交叉路口,这是勤劳的工蚁和勇敢的兵蚁的宿舍,这是有翅能飞却好吃懒做的雄蚁的卧室,这是雌蚁的王宫和她的产房,这是仓库──粮仓和肉仓是分开的,这座圆柱大厅,也许是蚂蚁王国的国会大厦吧!”
从这个蚁冢的内部构造来看,这些世界上最小的建筑师们,有多么高超的本领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