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联谊会上的发言.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宗亲联谊会上的发言_会议发言_范文先生网 血浓于水 一脉同源      ----四川遂宁左家坝宗祠宗族文化研究会会长、长乐公派下第二十三      世孙:唐靖宇(派名坤山)在邵阳县塘渡口宗亲联谊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宗长:      你们好!      我们回来了!我们回家了!      癸巳金风送爽,长乐后裔联谊:血浓于水,一脉同源!      我受本祠族老委托,代表四川遂宁左家坝唐氏十多万长乐公后裔,谨向祖籍地宗亲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真挚的祝福!对你们的深情厚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百一十年前即最早于康熙丙子(1696)、丁丑(1697)年间因“湖广填四川”湖南宝庆府武冈州紫阳乡长乐公[讳天雍]后裔数百男丁陆续入川,其中插占于四川省遂宁县境内的有九十七家,共同组织并逐年捐资兴建左家坝唐氏宗祠,故本祠族谱称“九十七祖兴会建祠”,世人称我族为“左家坝唐氏”。此后又不断有同族加入,至嘉庆年间(1796-1820),入祠祖达到一百零八位,分别属于长乐公派下萬伍公次子昇公文法、三子寳公文酉、四子六公文库、六子丑公文吉派下[九十七祖中有六子房入祠祖正启、正方等公,但其后裔未详]。民国时期,在遂宁的众多姓氏中,唐氏就素有“唐半县”之称,如今常驻遂宁的长乐公子孙就达十余万,三百年时间繁衍十四代(即到本祠“施”字派[为长乐公第二十七代孙]);定居遂宁后,历代族人又不断外迁,如迁陕西汉中、贵州、广西、宁夏等地;省内如青川、中江、蓬溪、内江等地;修谱已三次(九十七祖兴会时第一次、同治八年[1869]第二次、民国八年[1919]第三次),世系记载以世椿公为我族开基始祖、以由江西泰和迁居湖南宝庆的长乐公为远祖、以入川占籍遂宁兴会建祠的九十七祖为本祠发派始祖,目前第四次续谱工作正在进行中;受先祖传统,本祠历来重视教育,故人才辈出,前清中举二人,如今更是人才济济,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各条战线的专家教授、清华北大学子、硕士、博士研究生、从政、经商等等……      宗亲们,虽然我们与老家间断了近三百年联系,但“长乐公”“湖南宝庆府武冈州紫阳乡黄塘、沙坪”“蔡花墟祠堂”等先祖名讳、祖籍地、老祠堂,永远烙印在子孙的脑海中代代相传;长乐公的血液源源不竭地滋润着子孙万代,且奔腾不息!……      水有源、树有根。通过寻根祭祖、宗亲联谊,族亲世世融合,宗族支支宏发,以告慰先祖长乐公在天之灵。长乐公宗支绵长,红裔代出,事业兴隆,后裔其昌……      最后,恭祝大家国庆节日快乐、合家安康、幸福吉祥、万事如意!      欢迎各位宗亲到观音故里--四川·遂宁来观光旅游、畅叙宗谊!      ……      谢谢大家!      2013、10、04.2013西部计划十周年座谈会发言稿      ——何裔胄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志愿者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我是服务于和田地区洛浦团县委的何裔胄,感谢***团委领导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给我们志愿者提供了这么一次交流的机会。      西部计划志愿者,多么神圣的使命。当青春嘹亮的战歌在耳畔回荡,我的心早已为他们的热血豪情而感动不已;当看到戈壁滩上的那片红柳,当看到孩子们那如花朵般绽放的笑容,我总能回忆起是他们扎根西部、不计得失的付出。他们用心、用情、用爱将“西部之梦”托起,将“中国梦”传递,做最美的西部志愿者。把满腔热血化作志愿服务动力,追寻人生真谛,支撑执着的梦想。我将用心感悟,用心生活,用心服务,纯粹而不矫揉,宁静而不寂寞,在西部的广袤天地里实现自我价值,造就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国家是充满希望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我有一个梦想,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有一个梦想,要去了解祖国最广袤的基层; 我有一个梦想,要做一名普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在和田洛浦的这些日子,我蓦然发现,岁月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毫不留情地把自己的青春悄然送走。只有赤裸着双脚在地上跑来跑去日渐长大的孩子和维吾尔族老人眼角的皱纹提醒着我:生命正伴随岁月,不可阻挡地流逝。      还记得去年夏天,我们刚毕业,一列列火车拉着上千学子的梦想,高喊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也投入到这股洪流中,毅然背起行囊,远离家乡,纵横数千里,服务南疆基层,再续驻疆情西部梦。曾经的我们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到西部建设的各个岗位,如今我们又相聚在这里,带着人生的感悟共话我们的收获和成长。      我虽只在志愿者岗位服务了半年,却收获了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半年时光一路走来,虽然坎坷波折不断,但值得庆幸的是最后总能妥善解决。在这半年里,

文档评论(0)

158****16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