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评 价 单 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证
评 价 单 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证 书 级 别:甲 级
证 书 编 号:国环评甲字第3609号
报 告 编 号:2008-046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夏店煤矿新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二OO八年六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建设项目概述 1
2.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1
3.环境影响概述 3
4.工程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4
4.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4
4.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 4
5.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6
5.1 与相关规划及政策协调性 6
5.2 清洁生产水平 7
5.3 总量控制 7
5.4 公众参与 7
6.要求与建议 7
6.1 主要要求 7
6.2 建议 8
PAGE 1
1.建设项目概述
夏店煤矿是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矿井,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西北部,其中心距离汝州市约15km。该井田位于平顶山矿区汝州煤田的东部,井田东西长约6km,南北宽约5km,面积约30.54km2,地质储量196.76Mt,可采储量116.34Mt。
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具有勘探开发价值的可采煤层为一8、二1、四3、五3,本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为二1、四3煤。其中二1煤层为中灰、中硫、高发热量的贫煤、贫瘦煤和少量瘦煤;四3煤层为高灰、特低硫、中发热量的焦煤。
2008年5月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提交了《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夏店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矿井按1.50 Mt/t设计,服务年限55.4a,其中主采煤层二1、四3煤层服务年限为47.9a。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一个水平开采。41采区工作面采用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21采区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开采的原煤,通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经采区带式输送机运至采区转载煤仓,然后由上仓带式输送机送到主井井底煤仓,由提升箕斗提升至井口受煤仓,通过仓下甲带给煤机送到原煤带式输送机上,运至准备车间,进入地面生产系统,经地面准备车间进行破碎筛分成±50mm分级后,由上仓带式输送机进入汽车仓(Φ10m圆筒仓,1000t)和跨线煤仓(3×Φ22m圆筒仓,10000t /个),
工业场地选择在井田中南部18勘探线以西2123和1825孔之间,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行政与公共设施等总占地34.89hm2。矿井在工业场地建110/10kV变电站1座, 2回110kV电源分别取自王寨和范集。初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后期为混合式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采用抽出式。
项目总投资158854.01万元。职工在籍总人数1137人,建设工期35.2个月。
2.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
评价标准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SO2、NO2日平均浓度和小时平均浓度均可满足要求;PM10日平均浓度各监测点均有超标准现象,最大超标倍数为0.15,这主要是由于评价区气候比较干燥,扬尘较大所致。
(2)地表水
评价标准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CODcr在部分断面有超标现象,超标率33%,超标倍数0.13倍,其余各监测断面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说明当地地表水水质较好。
(3)地下水
评价标准为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在2个监测点超标,与井口周边卫生条件较差有关。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说明该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好。
(4)声环境
评价标准为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类标准。拟建工业场地周围噪声均满足标准要求,评价区声学环境质量良好。
(5)生态环境
评价区位于黄淮冲积平原与伏牛山的过渡地带,属淮河的支流北汝河流域,地形起伏较大,呈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以冲洪积平原为主,面积42.49km2,占评价区面积的71.73%;丘陵面积;15.88km2,占评价区面积的26.81%;沟谷面积0.87km2,占评价区面积的1.47%。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平均年降水量656.9mm,植被类型以农业植被为主,面积为50.42km2,占评价区面积的85.11%,白羊草草丛次之,而栓皮栎、麻栎林面积极小。生态系统类型有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较低,以低覆盖度植被为主。评价区为水力侵蚀区,土壤侵蚀强度小,以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面积为16.09km2(不包括微度水力侵蚀),占评价区总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