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奇经理论与辨治的研究现状
何 征
摘要:本文通过对搜集到的近50年有关奇经理论及辨治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奇经辨治在现代临床各科的应用以慢性迁延性病症多,疑难杂症多。目前对奇经辨治规律尚未得到系统总结提炼,理法方药往往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奇经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运用。因此对历代奇经理论、奇经治法方药进行全面的梳理,通过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形成较为统一的奇经理法方药体系,对于指导临床疑难病的辨治,补充脏腑辨治理论的不足,完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奇经八脉、理论、辨治
1奇经八脉理论的探讨
1.1对奇经理论理法方药的探讨
朱小南 1,2]认为冲任与肝肾脾胃,带脉与肝胆,跷脉与足太阳经脉的关系密切,根据奇经八脉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总结出奇经病的主要病症(冲任病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及不孕、癥瘕等女科疾病;带脉主腰以下疾患,约束任督冲诸脉,带脉病有胞漏、带下、肾着、足痿、穨疝;跷脉病有目疾、癫痫、失眠和多寐、足内翻和足外翻;阳维病分外感寒热和内伤寒热,后者又分经闭兼有寒热、蓐劳兼有寒热、产后腰膂刺痛兼有寒热;阴维病表现为心胸胁腹间的一切疼痛症)和奇经用药(入冲脉药: = 1 \* GB3 ①补冲脉之气:吴茱萸、巴戟天、枸杞、杜仲、紫河车、鹿茸、紫石英、肉苁蓉; = 2 \* GB3 ②补冲脉之血:当归、鳖甲、丹参、川芎; = 3 \* GB3 ③降冲脉之逆:木香、槟榔; = 4 \* GB3 ④固冲脉:山药、莲子。入任脉药: = 1 \* GB3 ①补任脉之气:紫河车、鹿茸、覆盆子; = 2 \* GB3 ②补任脉之血:龟板、丹参; = 3 \* GB3 ③固任脉:白果。入带脉药: = 1 \* GB3 ①升提带脉:升麻、五味子; = 2 \* GB3 ②固托带脉:龙骨、牡蛎、乌贼骨; = 3 \* GB3 ③止带脉疼痛:白芍、甘草; = 4 \* GB3 ④温带脉之里寒:艾叶、干姜; = 5 \* GB3 ⑤清带脉之湿热:黄芩、黄柏、车前子、白芷炭; = 6 \* GB3 ⑥补带脉之阴:当归、熟地。入阳维药:黄芪、白芍、桂枝;入阴维药:当归、川芎。入阳跷药:防己;入阴跷药:肉桂 穿山甲;入阴阳两跷药:虎骨。)
陈继明3~5]对冲任督带的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病理及其证治进行探讨,归纳出部分奇经病证和古代治方(冲任证治: = 1 \* GB3 ①冲任气滞证用辛香通络法,方用张仲景治“阴狐疝气”之蜘蛛散、三层回香散; = 2 \* GB3 ②冲任瘀阻之轻证用活血化瘀法,重证用虫类入络消癥,方用仲景之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和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回生丹、吴鞠通化症回生丹、张锡纯理冲汤; = 3 \* GB3 ③冲任虚衰证用血肉有情填补奇经法,方用《内经》四乌贼骨一藘茹丸、龟鹿二仙膏、王孟英温养奇经方、吴鞠通通补奇经丸、天根月窟膏; = 4 \* GB3 ④冲任不固证用固涩冲任法,方用《千金》小角牛鳃散、《通俗伤寒论》滋任益阴煎、寿胎丸、震灵丹、张锡纯之安冲汤、固冲汤; = 5 \* GB3 ⑤冲气上逆证用重镇降逆法,方用仲景之奔豚汤、桂枝加桂汤、张锡纯加味麦门冬汤、安胃饮。督脉证治: = 1 \* GB3 ①督脉气滞证用风药通督,方用刘河间神圣散、玉真散、恽铁樵安脑丸; = 2 \* GB3 ②督脉虚寒证用温养督脉法,方用张景岳右归丸、《证治准绳》龟鹿二仙胶、何廉臣纳肾通督丸、叶天土香茸丸、参茸丸、《医碥》鹿茸丸。带脉证治: = 1 \* GB3 ①带脉不和证用通调带脉法,方用《金匮》甘姜苓术汤、陈修园新加白术汤、《金匮》当归芍药散。 = 2 \* GB3 ②带脉失约证用固托带脉法,方用傅青主两收汤、张锡纯寿胎丸。)
黄兴理在分析八脉循行及生理的基础上,认为八脉病证不外虚实两端,以叶氏医案为主,参及诸家经验,归纳出奇经证治八法,即“宣通法”用于奇经实证;“温阳法”用于奇经虚寒;“通补法”用于奇经虚证;“通摄法”用于冲任督带不固;“疏养法”用于冲任虚损兼有瘀阻;“升固法”用于奇阳下陷,八脉不固;“镇固法”奇脉空虚,厥阳上逆;“镇降法”用于冲气上逆诸证。刘荩文在探讨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总结奇经理论的临床应用:脑脊髓病变属于督脉,冲任二脉为生殖之本,冲任督带在生殖繁衍中互为作用。调理冲任是治疗生殖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之一,带下、足痿、阴挺与带脉密切相关,单纯补中益气,健脾升陷治疗子宫脱垂是不够的,需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加菟丝子、金樱子、益智仁等固涩带脉药奏效。癫痫、中风之中经络证当为跷脉失调所致;心胸胃痛、发热恶寒、自汗、盗汗,阴阳不调多与维脉失调有关。烟建华探讨奇经理论的形成与发挥,认为《黄帝内经》提出了奇经八脉之说,并论述了其生理、病理及诊治;《难经》进一步对奇经的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