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工作因素法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簡明工作因素法 Brief Work Factor ~B.W.F. 講 師:楊 望 遠 工作因素法的發展 1943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以Joseh H. Ouick為首的一組工業工程師在費城地區的許多工廠內從事廣泛的研究與實驗。稍後他組成Work Factor Company以推廣他們的成果「工作因素法」,並防止這個時間制度被人誤用。後來Science Management Corporation加入工作因素法陣容,使它能和MTM並駕齊驅。 簡明工作因素法(BWF)是1978年由Science Management Corporation和荷蘭飛利浦公司共同開發出來的一種時間制度。它把原則和數值都加以簡化到可以背誦;但又和其他工作因素法脈絡相承,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適於工場的領班、保全技術員及IE、RD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以便改進工作方法,增進效率。 由於BWF簡明易學易懂(可免除作業者與IE之間的隔閡)且誤差對效率核算影響不大,乃由當時巨大機械公司工程處長楊望遠首先用於生產線各項工作之標準工時設定,並經長期測試,效果確著且無不良後果,嗣後又用於各行各業之人力作業,如太平洋電纜、高林、英誌、賜昌、味丹、華元、上福、立隆、燿華、復興航空、泰豐輪胎、潤泰集團……皆有具體成效,值得各行各業採用。若能教會領班,用來動作分析、方法改善,不但能穩定品質,提升效率,更能建立人人信服的績效衡量指標;若能教會開發人員,則可減少製程不良,提高易製化。 標準單元 工作因素法所討論的基本動作共有九種,稱為標準單元。簡明工作因素法(BWF)再把標準單元的時間、數據簡化成六組時間表:拿取、組合、 搬運、身體動作、心智操作、特殊動作。 伸出(reach):身體某一部份改變位罝的動作。 握取(grasp):用以抓住物體的動作。 搬運(move):移動物體的動作。 準備(preposition):握取中把物體的方向變更,以適於下一個動作。 組合(assembly):使兩物體相互結合的動作,它包括兩種類型: a:機械組合(mechanical assembly):一物插入另一物的孔或槽內的結合, 例如鑰匙插入鎖內。 b:面組合(surface assembly):兩物體表面沒有機械的支持而達到有一定 相互關係位置的結合,例如貼郵票在信封上。 分解(disassembly):把兩個結合在一起的東西分開的動作。 放開(release):使手離開物體的動作。 作用時間(process time,代號PT):不被動作者所控制的時間,例如鑽通一個孔的時間,決定於材料厚度、性質、孔的直徑、鑽頭轉速等。 心智操作(mental process):牽涉到眼腦的活動,例如看操作說明、數東西等。 時間單位 簡明工作因素法的時間是以BU(Brief Unit)作單位,1BU=0.001分鐘=0.06秒,這個時間是指 ? 有經驗的普通操作員,? 具有良好的技術與適當的努力,? 在標準的環境下,? 依照標準的工作方法,? 產品達規定的品質所需的工作時間,這相當於花21.6秒的時間把五十二張撲克牌分成四磴的熟練速度。 如果把五十二張撲克牌分成四磴的普通速度來換算時間的話,1BU = 0.075秒。 BU是正常人在正常工作狀態之正常時間,但由於私事、疲勞、公事、異常之干擾,需要給予寬放時間。寬放時間原則如下: 1. 生產線(固定)工作:有固定休息時間,寬放時間6% 2. 走動行工作:有固定休息時間,寬放時間9% 3. 若無固定休息時間,私事寬放加3﹪;若單手荷重大於10Kg,則予疲勞寬放 3~15﹪;若異常干擾甚多,酌加異常寬放3~15﹪,若仍不足,則需改善。 正常時間(N.T.)加寬放時間(A﹪)才是標準時間(S.T.)。 NT+A%=ST 拿 取 ( Pick Up ) 拿 取(Pick Up) 拿取至少包括了四個單元: 伸出 握取 移回原位 鬆開 有時還要加入準備單元。 拿 取(Pick Up) 影響拿取動作時間長短的次要因素有五: 拿取的距離 複雜的握取(撥開再拿) 細小的東西,握取部位≦6mm(摳取) 準備(握取後轉個方向) 東西的重量 影響拿取的次要因素~拿取的距離 A級:≦10cm,代字PA,腕部 B級:>10≦50cm,代字PB,肘部 C級:>50cm,代字PC,肩部 正常狀況下,手在拿取過程都以弧形運動為主,距離的算法則從開始到結束量直線距離。若中

文档评论(0)

huhuaqiao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