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刘鉴泉先生的“人道”思想研究 
     1923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爆发了“与人生观”的大论战,除了主将张君劢、丁文江外,梁启超、胡适、梁漱溟、陈独秀、王星拱、唐钺、张东荪、范寿康、林宰平、吴稚晖等人都卷了进去,事后由亚东图书馆汪孟邹先生搜集了论战各方的文章,总名为《科学与人生观》于1923年12月出版,其后多次再版,产生了深远的。值得注意的是,地处西蜀成都的刘鉴泉先生也参加了这场论战,他写了一篇题为《人道》的文章,初稿于1923年,修改、定稿于1929年,历时五年,应该是一篇在思想上深思熟虑的作品。其文与《推十书》[①]中《内书》的《群治》(1923)、《故性》(1921)、《善恶》(1928-1930),《外书》的《进与退》(1925)、《动与植》(1925)诸篇在思想上有深刻的照应,首先批判胡适先生的“功利主义”,然后批判梁启超、梁漱溟二位先生的自由主义,最后发扬其祖父刘止唐先生“吾以圣人之道定百家,不以百家之谬溷圣贤”[②]的学术思想,显示了刘鉴泉先生作为一名后五四时期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 
     一 
? 
     对胡适先生在评价墨子时表现出来的“实用主义”观点,梁启超、梁漱溟、刘鉴泉三位先生,均持反对、否定的态度。但是,他们三人各自的出发点却是不一样的。二梁在“科玄论战”中被吴稚晖等人斥为保守主义,[③]但是,在刘鉴泉先生看来二梁的思想中已经裹挟了很多有违“吾华先圣”的糟粕。所以《人道》一文批判胡适的“功利主义”只是一个铺垫,批判二梁的思想才是梁鉴泉先生的真正目的。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道》一文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科玄大战”的范围,刘鉴泉先生从来都不是一位凑热闹的人。 
? 
     以“西洋的”为“比较参证的材料”而写成《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胡适先生十分欣赏墨子。胡谓:“墨子的根本,之处很多,说得最畅快。”“墨子以为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为什么’。换言之,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用处。知道那事物的用处,方才可以知道他的是非善恶。”[④]这种“应用主义”为上的观点遭到了梁启超与梁漱溟二位先生的反对。梁启超先生云:“墨家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吾畴昔亦颇喜其说,细而思之,实乃不然。人类生活事项中,固有一小部分可以回答出个‘为什么’者,却有一大部分回答不出个‘为什么’者,‘什么都不为’,正人生妙味之所存也。”[⑤]梁漱溟先生将孔墨之争向上提升了一层,直谓:“大约这个态度不单是孔墨的不同,并且是中国西洋的不同所在。”并且进一步说:“将整个的人生生活打成两断截,把这一截完全附属于那一截,而自身无其意味。如我们原来生活是一个整的,时时处处都有意味,若一分,则当造房中那段生活就全成了住房是那一段生活的附属,而自身无复意味。若处处持这种态度,那么就把时时的生活都化为手段——例如化住房为食息之手段,化食息为生殖之手段——而全一人生生活都倾欹在外了。不以生活之意味在生活,而把生活算作为别的事而生活了。其实生活是无所为的,不但全整人生无所为,就是那一时一时的生活亦非为别一时生活而生活的。平常人盖多有这种错分别——尤以聪明多欲人为甚——以致生活趣味枯干,追究人生的意义、目的、价值等等,甚而情志动摇,溃裂横决。……,这彻底的理智把直觉、情趣斩杀得干干净净,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受直觉的支配,实在说不上来‘为什么’的。”[⑥] 
? 
     刘鉴泉先生在批胡的态度上与二梁完全一致,鉴泉先生曰:“胡氏持实验主义功利之说,二梁驳之是也。顾有当分析论者,人生行为固显有目的手段之分,安可皆混?积财以养生,而反舍生以守财,人莫不笑之;设兵以卫民,而反脧民以供兵,人皆恶之。本末之间,岂可无辨?顾凡诸意义,推论至人生而止,更求生之所为,则用无答案,此本无有,非求者之不力而未工也。西方之人,多求生之目的意义,价值终结,求之不得,遂成悲观主义。”[⑦]刘鉴泉先生在二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语言犀利、尖锐,切中要害,强化了梁漱溟将儒与墨的争议引向中国与西洋的争议路径。所不同的是,刘鉴泉先生在《人道》中大量引用了柏格森、托尔斯泰、叔本华等学者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言论来说明,西方文化务求于外的人生观最后必然导致“物物而物于物”,人生所以倚赖的精神必将丧失的悲观主义。用刘鉴泉先生所引托尔斯泰的话来讲,就是“吾觉吾前此所借以立足者,今已破坏。两足空无一物,吾遂无以为生。”[⑧]在笔者看来,这些材料的引用,并不仅仅说明刘鉴泉先生在反对西化的层面上认同梁启超、梁漱溟二位先生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它说明了刘鉴泉先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视野宽广,对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相当了解。换言之,文章将要提出的重要观点,实际上是刘鉴泉经过反复斟酌,认真思考之后取得的思想结晶,是有厚实的资料作为论证的基础的。 
? 
   
? 
s;fo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的探讨论文.docx
 - 关于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论文.docx
 - 关于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分析.docx
 -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docx
 - 关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有效德育管理.docx
 - 关于高校舞蹈的论文.docx
 - 关于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论文.docx
 - 关于高校药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若干思考.docx
 -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中计算机信息论文.docx
 -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的研究论文.docx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