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国内信用证现状及发展初探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结算中绝大多数金融产品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的,由于多数企业融资能力弱、资信能力差,给企业间造成了大量的三角债,为保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信用证引入国内贸易结算。现国内信用证在我国还处于萌芽阶段,由于诸多原因使此业务的开展受到限制。本文对其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展望了国内信用证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国内信用证;国内结算
中图分类号:F8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74-02
随着我国国内贸易的日益发展,为促进商品大流通,规范社会信用,改变企业间相互拖欠,减少困扰经济发展的三角债问题,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正式将信用证引入国内贸易结算。国内信用证是借鉴国际贸易的做法,但与庞大的国际信用证业务量相比,它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为该项业务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国内信用证现状
从《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颁布之后,国内信用证就在制度的保证之下正式的为一些有需要的企业所用。2002年我国的商业银行才把此业务逐步开展起来,迄今为止,国内信用证的业务量在所有结算业务中也只能占很小的比例。国内信用证虽具有国际信用证的所有特点,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仍有诸多差异。但为什么在国际上成为盛行的信用证在我国国内却得不到同样的偏爱呢?
(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人们在办理结算业务时都有习惯性的支付方式,对于操作程序和相关的一些规定都有所了解。虽说商业信用有相当的不可靠性,但这些建立在商业信用上的支付结算方式仍然为普遍企业所接受的。国内信用证是一种较新的结算方式,操作起来技术性很强,因而对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容易被接受而宁愿使用他们熟悉的结算方式办理结算业务。
(二)费用较其他结算方式高
同其他等额的支付结算业务相比,国内信用证的收费较高。在我国,银行承兑收费标准为票面金额的0.5‰,开证手续费按开证金额的1.5%。计收;商业汇票贴现一般不收手续费,而信用证议付手续费则为项下单据金额的1‰;相同的是,议付利率参照贴现利率执行,两者的保证金比例也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信用证综合成本比银行承兑汇票高,形成制约企业使用国内信用证的一道障碍。
(三)手续相对复杂
根据《办法》的规定,一笔国内信用证的业务程序都要经过买方申请开证,买方银行开立信用证、卖方银行通知、传递、保兑信用证,卖方银行议付、付款、承兑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或单据并索汇,买方银行偿付或付款,买方赎单提货六个环节,这与国内现行各结算方式相比,无疑手续更繁杂,时间更长。
(四)人员素质的限制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方式中最主要的一种,而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是一些进出口企业,对广大并不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国内企业来说,对业务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较好的业务员不仅仅能操作信用证及单证,还应该对商品本身及其货物的运输流程有所了解,还应该有《合同法》《商检法》《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降低其操作风险,保证国内信用证的持续发展。而今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来操作国内信用证的专业人才太少成为了目前国内信用证难以推广的一大障碍。
(五)企业资信问题
采用国内信用证方式付款,买方在申请开证时,不用交付全部的开证金额,只需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或担保品。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绝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资信状况恶劣,同样,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银行从其自身经营安全眭考虑,往往要求开证申请人交纳绝大部分甚至的开证金额作为保证金,从而导致开证申请人流动资金的大量积压,使之本能地远离这种并不经济的结算方式。
(六)缺乏有保障的法律制度
迄今为止,我国并未制定专门规范国内信用证业务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只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对国内信用证业务的有关问题作出规定。《办法》在法律效力层次上仅属于部门规章,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部门规章仅具有“参考”性质,并不必然为法院在审理案件是时所采纳。并且,除《合同法》规定的各项条件外,合同的无效只能由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国内信用证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博睿大屏液晶拼接显示系统方案(3x446寸700).doc
- 部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 部编人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全册)26课合集).doc
- 财务部职能和岗位说明书.doc
-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介绍).ppt
- 产业园区云方案v2.0.ppt
- 常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流程和处理预案2015.ppt
- 超滤反渗透技术设计方案8.28.doc
- 成人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ppt
- 初二英语词汇应用专项练习.ppt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