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明区七大工业产业发展质量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2011-08-30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区已基本上完成了初级工业化并走上向工业化中期、新型工业化过渡的发展阶段,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769.22亿元,工业增加值为334.53亿元,GDP贡献度达到78%。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转型升级,呈现支柱产业稳步发展、主导产业增长迅猛、新兴产业初具规模、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和淘汰落后产能颇见成效等特点。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业发展总体规模仍较小。虽然形成了金属材料加工、纺织服装、石油塑料、食品饮料、装备制造、“三新”、光电器材通信等七大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但龙头骨干企业不多、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竞争力相对薄弱。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集群化发展仍然欠缺能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打产业;集群程度较高的产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市场竞争力不高、附加值较低等问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尚未扭转,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根本性的改变。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发展瓶颈日趋收紧,以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了我区经济发展道路上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探讨目的
在目前土地资源枯竭、能源供应紧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通过对七大工业支柱产业发展质量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导向,探讨我区工业产业发展主导方向。
二、探讨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按照特定的指标将七大工业支柱产业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产业发展质量情况,并做出产业发展方向的初步判断。
三、评价指标
经济增长过程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所谓生产要素积累,指的是资本和劳动力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是经济增长实现数量扩张的主要源泉。所谓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指的是土地、能源、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更加有效使用,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源泉,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评价产业发展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如“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劳动投入弹性系数”、“资本投入弹性系数”、“增量资本产出比率”、“亩产税”、“产值能耗比”等。根据掌握的数据和我区实际情况,本文选用“亩产税”、“产值能耗比”、“劳动生产率”等作为分析评价指标。
(一)“亩产税”、“产值能耗比”指标
在七大工业产业中每个产业选取一定数量的企业在2010年“亩产税”、“产值能耗比”两个指标上进行对比,探讨各产业在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的差距。
在2010年七大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上缴税收100万元以上,剔除在产业中权重较大企业(如溢达纺织、中油高富、海天调味等企业),选取126家规模较为相近企业作为比较样本。
计算思路:以126家样本企业的“亩产税”和 “产值能耗比”为基准,将某产业(样本企业)的“亩产税”和“产值能耗比”与126家样本企业的“亩产税”和 “产值能耗比”进行比较,计算出某产业(样本企业)“亩产税”和“产值能耗比”相对126家样本企业总体水平的差距。“亩产税指标”和“产值能耗比指标”数值越大某产业在土地有效利用相对较好,能耗相对较低。
(二)“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直接从业者平均创造的价值,是衡量劳动力要素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从业者平均创造财富越高,如果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表明产业发展质量逐年改善。
公式为: A(n) = B(n)/C(n)
式中: A(n)——第n年某产业劳动生产率; B(n) ——第n年某产业销售收入总值; C(n) ——第n年某产业直接从业人员总数。
四、计算结果
表一:“亩产税”、“产值能耗比”指标
号
产业名称
开发用地面积(亩)
2010年产值(万元)
2010年上缴税收(万元)
2010年能耗(吨标准煤)
亩产税(万元/亩)
产值能耗比(吨标准煤/万元)
亩产税指标
产值能耗比指标
1
“三新”(22家)
993.33
912183.00
7955.94
25127.00
8.01
0.03
0.86
0.44
2
食品饮料(5家)
256.00
224709.80
1683.04
8917.68
6.57
0.04
0.52
0.20
3
装备制造(16家)
610.34
621067.70
4492.79
30896.12
7.36
0.05
0.71
0.01
4
纺织服装(15家)
910.60
750944.80
6239.08
34444.16
6.85
0.05
0.59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隐患举报奖励管理办法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大鹏新区旅游应急预案演练.docx VIP
-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范本【标准版】——范本.doc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PDF版,含答案).pdf VIP
- ASTMD41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拉伸试验方法.docx
-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docx VIP
- 高中物理原创题库之一(11~20题).pdf VIP
- 油漆工程施工合同范本.docx VIP
- 2025年阿里云AI原生架构与企业实践专场分享材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