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甘肃专版中考语文第三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赏析专题二古诗词曲赏析21-40首复习讲义.pptVIP

2019-2020年甘肃专版中考语文第三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赏析专题二古诗词曲赏析21-40首复习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上阕写景: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 【炼字】“接”“连”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转”“舞”将人在风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情感】“路长嗟日暮”化用《离骚》诗意,“路长”谓人生之路漫长修远,“日暮”指夕阳西下,喻人至暮年,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以及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的痛苦经历。 【修辞】“九万里风鹏”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以喻腾飞之志。 第32首 渔家傲 南宋·李清照 针对训练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2.下阕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画面描绘】写出了农家人热情好客,以酒肉与友人共庆的欢乐场面。 【炼字】“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诗句理解】既写出山环水绕,花团锦簇的美景,又表现了在逆境中往往充满着无限希望的哲理。 【炼字】“重”“复”二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暗”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浓荫;“明”字则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 第33首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修辞】运用对偶的手法,写乡俗民事,展现了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民俗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乡民的热爱。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情感】写诗人归途中的愉悦之情和对重游的期盼。表达了自己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针对训练 1.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对此联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此联描写了诗人置身山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示例二:①写出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②表现了作者观赏景物时的欣悦之情。③揭示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④对仗自然、工整。(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人款客尽其所有的感情。 B.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人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表达了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C.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D.本诗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 /简朴/古风存。 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是写人们充满着丰收的期待,B项中“表达了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说法有误。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情感】上阕写景抒情,凭吊千古兴亡。词的开头两句表现了词人对中原故土的殷切怀念。“千古兴亡多少事”一句是词人对千百年来兴亡之事的无限感慨。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诗句理解】下阕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肯定和赞扬,表现出辛弃疾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第34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人教: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针对训练 1.请简要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作者用设问句式,诉说千年来在眼前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兴亡更替,且化用杜甫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穷愁绪。 2.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的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和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的形象)。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来袭,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