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甘肃专版中考语文第三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赏析专题二文言文阅读11-20篇复习讲义.ppt

2019-2020年甘肃专版中考语文第三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赏析专题二文言文阅读11-20篇复习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薄暮冥冥 古义: 今义: 7.微斯人 古义: 今义: 迫近 与“厚”相对 没有 微小 (四)一词多义 1.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极 ①南极潇湘 ②感极而悲者矣 3.和 ①政通人和 ②春和景明 动词,看 名词,景象 动词,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 动词,尽,引申为极点 形容词,和乐 副词,和煦 4.通 ①政通人和 ②北通巫峡 5.空 ①逐浪排空 ②而或长烟一空 动词,通向 名词,天空 动词,消散 形容词,顺利 (五)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二、虚词 1.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以物喜 2.则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连词,用来 介词,因为 表判断,就是 连词,于是,就 连词,那么 三、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翻译: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7.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四、文意理解与探究 1.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的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文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主旨。 3.本文标题是《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洞庭湖的景色来衬托岳阳楼,用洞庭湖“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作铺垫。 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的忧乐观。在当今社会,人们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9篇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人教:八年级下册第28课;北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鉴赏·评论)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原文 译文 一、实词 (一)重点实词 1 .无从致书以观      2 .弗之怠 3 .不敢稍逾约 4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5 .尝趋百里外 6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7 .门人弟子填其室  8 .援疑质理 得到 懈怠、放松 超过约定的期限 担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