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第一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概念及历史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概念
*造血干细胞
血液系统由血液与造血器官组成。血液由血浆及悬浮其中的血细胞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组成。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为各种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等。在胚胎时期,胎肝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4周,骨髓成为主要造血器官。婴幼儿时期骨髓腔中充满红骨髓,大约5岁以后,长骨骨干的骨髓腔内出现黄骨髓,逐渐替代红骨髓,至成年人仅肱骨的上1/3和股骨的上1/3、颅骶骨、胸骨、
肋骨、肩胛骨、脊柱及髂骨仍为红骨髓。红骨髓中富含造血干细胞。外周血中含少量的造血干细胞。脐带血、胎盘血中含有较多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不断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造血干细胞在体内形成造血干细胞池,其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因此造血干细胞数量是稳定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引起血液系统的再生障碍。一旦造血干细胞受到致病因素如放射线、化学药物、病毒、细菌等的作用形成损害时,造血系统就会发生严重的疾病。动物或人受到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后出现骨髓衰竭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移植。
1.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应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骨髓重建已被各种原因摧毁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也就是说用超大剂量的化学药物和放射照射,彻底摧毁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的骨髓,使它创造血细胞的能力等于零,然后输入其他人的健康骨髓,重建造血的过程。
2.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应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已被各种原因摧毁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也就是说用超大剂量的化学药物和放射照射,彻底摧毁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的骨髓,使它创造血细胞的能力等于零,然后输入其他健康人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的过程。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供者容易接受,目前在各移植中心移植病人当中占大部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是这样的,人体造血在胚胎时期先是在卵黄囊,然后转移到肝脾,并逐渐过渡到骨髓;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组织。血细胞的生成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的过程。血细胞的发育是连续的,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终末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骨髓移植时,也就是重建骨髓时,造血干细胞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并植入成功,即供者的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生长发育,才能够保证骨髓移植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人发现人的外周循环血液中也存在造血干细胞,其特点与骨髓造血干细胞一样,也有增殖、分化能力。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数量很少,而且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起伏升降,变化很大,表现较强的机动性。因此使用药物可把循环血中的干细胞动员起来,达到一定数量后分离、移植。
3.脐带血移植
脐血或称脐带血是婴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血管内的血液。研究表明,脐血中含有较丰富的造血干细胞,由于其来源丰富,脐血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又一重要来源。脐带血移植是小儿出生时把母亲和胎儿连接的脐带中的血液保存到脐带血库,如果该小儿患血液病,给予大剂量的放化疗后,再输给此保存的脐带血。保存的脐带血也可以给其他的病人使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历史
骨髓移植研究迄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早在1937—1939年Schretenmeyer及()sgood等医生首先将骨髓移植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系统的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反应事件。南斯拉夫核事件,美国新墨西哥州Alamogoi‘do事件及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畸原子弹爆发。核事件受害者中出现了大量骨髓衰竭症的病人,骨髓不能够造血,病人出现贫血、出血及严重感染、高热,危及生命。当时的医生想到抽取少量健康人的骨髓,口服给这些病人,骨髓移植便代表着一种救援或补充治疗。但结果通常是令人失望的,大量的病人无助地死去。随后医务工作者们开始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
用致死量的伽马射线照射小鼠,小鼠死亡,若脾区(小鼠造血器官)给予遮掩,或者将其他小鼠脾脏或骨髓细胞在行伽马射线照射后输注时,小鼠得以生存。当骨髓细胞取自同系小鼠(在遗传上完全相同)时,所需的细胞数量较少;但若细胞取自不同系小鼠(在遗传上不完全相同)骨髓时,所需的细胞数量很多。此外,在给予小鼠遗传上不相同的骨髓时,通常发生皮肤变化、毛发脱落、腹泻及肝功能异常。从这个实验,医生们从动物身上认识了骨髓移植
和排斥反应。
人类骨髓移植的最初尝试开始于1957年,但几乎完全失败,仅有1例患者移植后出现短暂的存活。但此次尝试的成功之处在于,证实了大容量的骨髓液经过适当的抗凝和骨髓颗粒滤过处理后,进行静脉回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1959年E.D.T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