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艺术特色简论 ? ? ? 在中国源渊流长、群星璀璨的文学史里,苏东坡是一颗明亮耀眼的星辰。就在近千年的文学史上,苏轼在国内外文坛上颇享盛誉,法国《世界报》曾称他为全球东西方十二位英雄之一。号称“千年东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出生在一个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询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又都属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母亲程氏也是一个精通文墨的女性。苏轼在他幼年时代,就接受了丰富的封迠文化的教养和熏陶,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一 ? 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 一个作家的作品总是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紧密相联的。苏轼成长的时代正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剧发展的时代。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士大夫阶层仍然在酝酿着政治革新运动,以拯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二十一岁的苏轼,正是春风得意的年龄,在欧阳修的主考下,一举考取进士,被授命为主薄、签判一类的地方官,迅速卷进了这个政治革新浪潮。在他33岁那年从四川服完父丧回到汴京,政治局面即发生了新的变化。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创置三司条例司,开始试行新法。这种激进的变法运动,打击了享有特权的豪族地主阶层的利益,其雷厉风行的声势,轰动了整个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以司马光为首的强大的变法反对派,与王安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政治较量。这时苏轼也参于反对派的行列,他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和《再论时政书》,提出“臣之所欲言者三,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主张。这一时期他的基本立场已转到守旧派方面。 熈宁九年,王安石罢相,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逐渐混入变法派,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政治斗争变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与报复,苏轼成了其中的不幸者。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他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元佑元年,高太后听政。政局又变,司马光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汴京,授翰林学士、侍读、龙图阁学士等职。此时苏轼不满于旧党的倒行逆施,政治态度有所转变,如对免役法,他指责司马光“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的蛮横无理,并痛骂司马光:“司马牛,司马牛!”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对元佑党人进行报复、迫害。苏轼一贬再贬。从广东惠州直贬到遥远偏僻的海南儋州,到1100年,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笫二年死在常州。 苏轼的政治实践带有更多的开明的庶族地主阶层的色彩。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认真地为下层民众做了许多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差不多他任职的每地都有卓著的政绩,得到民众的普遍好感,这在北宋的文人中也是很为突出的。 苏轼的思想脉络的显著特点,是佛、道、儒三家的大杂烩。他倾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想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但又酷爱淘潜,追求老荘的隐逸生活,并热衷于道教的养生之术;他还精通禅学,跟和尚们亲密往来。“乌台诗案”以后,虽然他对政治未能完全忘情,但佛道儒家思想的发展,成为他个人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在一种超然物外旷达态度的背后,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对他的诗词创作具有明显的作用。 ? 二 ? 苏轼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不仅是诗词大腕,也是古文大家,他善书法,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之首,同时对建筑、烹饪都有研究,他留给我们的《东坡志林》,就是这方面才艺展现的记载。 本文着重探讨他在诗词方面的艺术特色。 苏轼诗歌创作所触及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阔。他长期在各地做官,与民众亲近,视野开拓,阅历丰富。加上他才华横溢,笔力纵横,挥洒自如,他曾称赞一位朋友的作品“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旡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其实他自已的诗词散文就达到这样的境界。他说,他的诗词散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隨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他的诗保存下来的有四千多首。与词和散文比起来,内容非常丰富。 他的《山村五绝》、《吴中田妇叹》、《寄刘孝权》、《戏子由》等,均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如“风霜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新泥”(《吴中田妇叹》)的深沉感慨。又如“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资斧”(《寄刘孝权》)的扰民惨状的描绘。 一首《荔枝叹》,写尽了官吏谄媚主子,博取宫中美人一笑的情景: ?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 十里尘灰,五里兵火,急如星火催送荔枝,那管人民的死活。苏轼犀利的笔锋直刺“争新买宠”

文档评论(0)

mmc566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