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VIP

高良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良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2011-2012学年高良民族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水平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3分) A.伶仃(liacute;n) 点缀(zhuigrave;) 厄运(egrave;) 扒窃(paacute;) B.堕落(duograve;) 雏形(chuacute;) 玷污(zhān) 蹂躏(roacute;u ligrave;n) C.风韵(yugrave;n) 盘虬(qiuacute;) 洗濯(zhuoacute;) 猝然(cugrave;) D.堕落(duograve;) 丰硕(shuograve;) 玲珑(loacute;ng) 剔透(tigrave;)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一丝不苟 绝处缝声 冉冉升起 举世无双 B、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C、心痛如豁 多愁善感 问心无愧 海天相吻 D、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姿多彩 可望不可既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因为整个形体非常细致,所以显得很微小。)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C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得到的好处很多。) 4.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项为之强(颈,脖颈) 群鹤舞于空中(飞舞) B.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又留蚊于素帐中(未染色的帐子) C.果然鹤也(白鹤) 方出神(正) 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5.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社会意义的写作方法。课文《行道树》便是用了象征写作手法。 B.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白兔和月亮》的体裁是寓言。 C.《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晏殊《浣溪沙》是一首唐诗。 6. 古诗文默写填空。(4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二、语文综合运用(5分) 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lsquo;礼rsquo;呀!” 7.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 8.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3分) 答: 三、阅读。(41分) (一)阅读《lt;论语gt;十则》,完成下面的习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9. 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分)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诲女知之乎 (4)传不习乎 11、把下面的句子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