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pptVIP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导入 自学 作者 朗读 理解 作业 古诗两首 总结 字词 六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江苏] 跟读书有关的诗句很多,今天我们再一起 来学习两首跟读书有关的诗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新 课 导 入 返回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联系诗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返回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卜算子·咏梅》《游山西村》《关山月》等。 返回 子聿 :陆游的小儿子。 yù gōng mǔ jiàn 聿 躬 亩 鉴 pái huái q ú 徘徊 为有 渠 wèi 子聿 躬行 半亩 渠 徘 徊 一鉴开 为有 yù gōng 千万不 要错呀! pái huái jiàn qú wèi mǔ 返回 朗读欣赏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 看谁读得最准确 返回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您能从题目里读懂什么? 示,是指示、训示的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告诉。所以诗歌的题目是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所感,写下这首诗来教育、训导自己的儿子。 理解古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儿也不保留。 古人读书,做学问时是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小时候用的功夫,要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始,才。老始成,要到年老时候,才能有所成就。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书本上。 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读书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彻地了解,还要亲自去实践。 讨论一下,诗人由 读书引发的感悟是 什么呢? 1.年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无遗力”地学习? 学习要做到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2. 借用成语故事说说,哪些古人做学问是“无遗力”的?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闻鸡起舞 3.读了“少壮工夫老始成”这句话,你又明白了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诗句吗? 这句话让我们明白:做学问不仅要竭尽全力,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再读典型事迹,感受诗句的含义 汉代的孙敬,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来防止读书时打瞌睡,终于成为当代大儒。 这几个实例都说明: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战国时的苏秦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宰相。 我们做学问光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够吗? 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