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期末复习题及参考 答案.docVIP

《乡村文化建设》期末复习题及参考 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文化建设》期末复习题及参考 答案

乡村文化建设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所谓乡村,就是农村。与城镇相对而言,又称非城市化地区。 2. 就社会形态而言,乡村人口密度较小,聚居规模不大,而且以家族为核心聚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3. 乡村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方面的内容。 4.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实质是农业文明。 5. 乡村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以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成果,来反映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内容。 6. 乡村文化的规范功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功用;其二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功用。 7. 在伦理学中,伦指人伦,即人的血缘辈分关系,伦理指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或原则。 8.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它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9.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绵延生息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集体创造出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有关“生”与“育”的种种社会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操作方式。 10. 1957年,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新人口论》的书面发言,其核心观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11. 经过两年的“缓冲期”,“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2.搜儒家把孝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提倡“忠孝一体”把维护宗法血亲关系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联系起来。 13.广义的宗族是指同一始祖的父系血缘群体,可以延续数代、数十代,甚至近百代。 14.狭义的宗族则是指上凑高祖,下至玄孙合为九代的父系同宗群体。 15.家族的发端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氏族社会。 16.“五服”制,具体是斩衰、 齐衰、 大功、 小功、 缌麻,并以此来确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孙之间的九代血统关系。 17.宗祠是宗族的标志,也是祭祖的圣地、议事的场所。 18. 法治,是相对于“神治”或“人治”而言的。 19. 精神文明成果的法治文化是整个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 20.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保证。 21.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22.司法是公民获得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 23.“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24.生态文化就是在传承与发展中人类所创造和选择的“新文化”,以尊重生态规律为基础,以促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的。 25.生态文化具有标志性、特色性、演进性、继承性、地域性、实践性的特点 26.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主要的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吃粽子等。 27.七月七日,习称七夕、七月七。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故亦称双星节、情人节。 28.古代齐鲁地区以农耕为主,生产民俗以农业民俗为主要内容,同时,渔业生产民俗和手工业生产民俗内容也比较丰富。 29.从生产方式看,乡村民间艺术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30.吕剧又称化扬琴、琴戏,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二、单选题 1. 我国各民族欢度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和习俗不同,这体现了乡村文化的(B) A.群众性特点 B.民族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传承性特点 2.为农民的行动提供前进的方向和选择的方式,这体现了乡村文化的(B) A.规范功用 B.导向功用 C.娱乐功用 C.经济功用 3.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让亿万农民真正享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开展的大规模识字扫盲运动共有(B) A.二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4. 提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目标的是党的(A)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时间是(D) A.2006年11月 7日 B.2010年10月7日 C.2005年 10月7日 D.2005年11月7日 6. 当今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是(D) A.环境问题 B.财政问题 C.农村劳动力问题 D.农民素质问题 7.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凝聚起来的( D )民族精神规范的总和。 A、儒、墨 B、儒、道、法 C、儒、墨、法 D、儒、墨、道、法 8. 对传统邻里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邻里关系是以农业社会和乡村中国为背景的 B、传统邻里关系不承载社会功能 C、传统邻里关系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D、传统邻里关系受到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和乡规民约的影响 9.在“节制生育”与“反节制生育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