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undation of Geodesy * 水准点满足一定的密度 水准标石类型 间距(km) 布设具体要求 一般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 荒漠地区 基岩水准标石 500 ? ? 只设于一等水准路线上,大城市和断裂带附近应增设,基岩较深地区可适当放宽,每省(市、自治区)至少两座。 基本水准标石 40 20-30 60 设于一二等水准路线上及交叉处,大、中城市两侧及县城附近。尽量设置在坚固岩层上。 普通水准标石 4-8 2-4 10 设于各等级水准路线上,以及山区水准路线高程变换点附近,长度超过300米的遂道,跨河水准测量的两岸标尺附近。 国家高程控制网 Fundation of Geodesy * 水准测量达到足够的精度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是用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 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来表示的。 一等水准网应定期复测 水准测量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MΔ的限值 ≤±0.45mm ≤±1.0mm ≤±3.0mm ≤±5.0mm MW的限值 ≤±1.0mm ≤±2.0mm ≤±6.0mm ≤±10.0mm Fundation of Geodesy * 5.2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方案及精度 我国的水准测量分为四等,各等级水准测量路线必须自行闭合或闭合于高等级的水准路线上,与其构成环形或附合路线,以便控制水准测量系统误差的积累和便于在高等级的水准环中布设低等级的水准路线。 一等闭合环线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为1 000~1 500km,一般山区为2 000km左右。 二等闭合环线周长,在平原地区为500~750km,山区一般不超过1 000km。 三、四等水准用于加密,根据高等级水准环的大小和实际需要布设,其中环线周长、附合路线长度和结点间路线长度,三等水准分别为200km、150km和70km;四等分别为100km、80km和30km。 国家高程控制网 Fundation of Geodesy * 水准测量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MΔ的限值 ≤±0.45 ≤±1.0 ≤±3.0 ≤±5.0mm MW的限值 ≤±1.0 ≤±2.0 ≤±6.0 ≤±10.0mm 国家高程控制网 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Fundation of Geodesy * 国家高程控制网 5.2.3 水准路线的设计、选点和埋石 1、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任务要求和测区情况,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拟定最合理的水准网或水准路线的布设方案。 一等水准路线应沿路面坡度平缓、交通不太繁忙的交通路线布设,二等水准路线尽量沿公路、大河及河流布设,沿线交通较为方便。 水准路线应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段和磁场甚强的地段,并应尽量避免通过大的河流、湖泊、沼泽与峡谷等障碍物。 Fundation of Geodesy * 2、 选 点 图上设计完成后,须进行实地选线,其目的在于使设计方案能符合实际情况,以确定切实可行的水准路线和水准点的具体位置。选定水准点时,必须能保证点位地基稳定、安全僻静,并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使用。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路线附近的机关、学校、公园内。不宜在易于淹没和土质松软的地域埋设水准标石,也不宜在易受震动和地势隐蔽而不易观测的地方埋石。 水准点点位选定后,应填绘点之记,绘制水准路线图及结点接测图。 国家高程控制网 Fundation of Geodesy * 3 、埋 石 按用途区分,水准标石有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三种类型。 各类水准标石的制作材料和埋设规格及其埋设方法等,在《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说明。 5.2.4 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 因精密水准测量成果需进行重力异常改正,故在一、二等水准路线沿线要进行重力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 Fundation of Geodesy * 规范规定: 高程大于4 000m或水准点间的平均高差为150~250m的地区,一、二等水准路线上每个水准点均应测定重力。高差大于250m的测段,在地面倾斜变化处应加测重力。 高程在1 500~4 000m或水准点间的平均高差为50~150m的地区,一等水准路线上重力点间平均距离应小于11km;二等水准路线上应小于23km。 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边境等有较大重力异常的地区,一等水准路线上每个水准点均应测定重力。 在由青岛水准原点至国家大地原点的一等水准路线上,应逐点测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pdf VIP
- T_CRHA 050—2024(造口护理门诊管理规范).pdf VIP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ppt课件(优质ppt).pptx VIP
- 尿路感染及诊疗指南.pptx VIP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pdf VIP
- 国企公司学习教育的自查评估报告.docx VIP
- 09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9-2018.pdf VIP
- BS EN 12620-2013 混凝土用集料.pdf VIP
- 供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 VIP
- 19J102-1-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