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华大学电机原理及拖动1、性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电湖原理及拖动》是—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或称
电机原理及拖动; 3、学习方法:要注意它既有基础理论的学习,又有结合工程实际综合应用的性质。要逐渐地培养学员的工程观点,掌握工程问题的处理方法。;目 录;第一章 直流电机原理
1.1 直流电机的用途、结构及工作原理;(2)换向极:它位于相邻两主磁极之间,构造与主磁极相似,其
作用是为了消除在运行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的火花.;2.转动部分;(3)换向器:其作用是使电枢绕组的绕组元件中的电流 进行
方向的交换,起着电流换向作用.电枢绕组元件
的引线就焊在换向片上.;为了说明方便,作下列规定:
(1)N导体和S导体:在N极下的导体称为N导体;在S极下的
导体称为S导体.
(2)符号 和符号 :导体中电势(电流)的方向进入纸面时用 表示;导体中电势(电流)的方向由纸面出来时用 表示.
;基本原理:
由于导体切割了磁力线,因而在导体内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右手定则,N导体中电势方向为 ;而S导体中电势方向为 ;即二者方向相反.
N导体和S导体在交换(a和b位置),但是,b 1和b2极性是恒定的,即b1恒为正,b2恒为负,故在电刷两端输出脉动的直流电压.
; 2.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发电机:由主磁极产生的气隙磁通与电枢绕组切割而产生电势.;wf —— 一个主磁极上激磁绕组的匝数;
If —— 激磁绕组中的激磁电流;
Rm —— 该段的磁组; Ф—— 磁通量;气隙磁密的概念:
是指穿过气隙进入电枢表面或由电枢表面出来的磁通。
因而气隙磁密实际上是指电枢表面的磁通密度。
气隙磁密=主磁极作用产生部分+电枢磁势作用部分
主磁极磁势单独作用(电枢电流为零时):
气隙在极掌下大致
是均匀的。但在极
尖以外时,主磁通所
经气隙加大,磁密减
小,并在两主磁极中
间的几何中线上下降
为零。;一、概述
电机的电枢绕组是电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电机必须通过电枢绕组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能量转换。
绕组类型:(1)单迭绕组;(2)复迭绕组;(3)单
波绕组;(4)复波绕组;(5)混合绕组。
其中,单迭和单波绕组???最基本的直流电枢绕组,是了解其他绕组的基础。
二、单迭绕组
1 有关技术名词
(1)极轴线:它是将主磁极平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直线。 ;(2)极距:它是相邻两主磁极极轴线之间的距离,在相邻主磁极之间,与上述距离大小相等的距离,也叫极距。
(3)几何中线:是在相邻两 极轴线之间并且与这两极轴线等距离的直线,两相邻主磁极以几何中线为轴作位置上的对称分布。以n—n表示。;2.单迭绕组元件
单迭绕组由迭绕组元件按一定规律排列联接而成.绕组元件实际上是一个线圈,可以是多匝,也可以的单匝的.
绕组元件结构原理:
a1b1及a2b2部分称为元件边,
用后端匝a1ma2及前端匝b1nb2
将元件边联结起来,使两元件
边中电势在元件中迭加.
端线c1d1及c2d2 称为引线,d1为
元件的首端,d2为末端.元件
的首端和末端分别焊接在
不同的换向上.
a1b1称为第一元件边,右边a2b2称为第二元件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4.绕组电路分析:
元件2、3、4电势方向相同组成一个支路,元件6、7、8电势方向相同组成一个支路,但方向与2、3、4组成支路电势相反。
元件10、11、12与2、3、4支路电势方向相同故将电刷A1、A2接在一起;14、15、16与6、7、8支路电势方向相同故将B1、B2接在一起,引出正、负两个电极。
并联支路图:
每个主磁
极下的元件
串联成一条
支路,共有四
条并联支路
a=b=p ,输出电
流Ia=2aia ,a为并联
支路数、ia为去路
电流;p为主磁极
对数;b为电刷对数。
;电枢反应:电枢磁动势对主磁极所建立的气隙磁场的影响。
电枢磁动势不仅与电枢电流大小有关,它还受
电刷位置的影响。
一、电枢磁动势与电枢磁场
二极直流电机电刷在几何中性线上时的电枢磁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