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浔阳街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散文以游记著称,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和《郁达夫选集》等。 创作风格:郁达夫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爱国主义作家,开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其作品侧重表现自我,主观色彩浓重,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 生字词 混沌( hùn dùn) 潭柘(zhè)寺 驯(xùn)鸽 一椽(chuán)破屋 平平仄仄(zè) 歧(qí)韵 廿(niàn)四桥 成语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息列索落(luō):形容细小琐碎的雨声。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小院秋晨图 1.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2.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1)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 (2)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什么作用?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 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分别抓住第2段“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第13段“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 第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客观方面: 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 3)文人的“悲秋情结”。 * * * *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第二编 第六章 汉代乐府诗.pptx VIP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VIP
-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2025年吉林省情省况核心知识点考核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4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1] .pdf VIP
- 年生产20万立方米粉煤灰陶粒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doc VIP
- 阶段深孔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doc
- 14第二编-第五章-汉书及东汉其他散文教程文件.pptx VIP
-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