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VIP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运动 背景: 一 文学因素:魏晉以来骈体文盛行,其內容空洞,远离实际。 二 社会因素:中唐之后国勢日渐衰微,士子文人想恢复大唐国风、重振国家势力,于是从古代的思想、文学中找出可以改变当时社会的精神价值----儒家思想与先秦两汉散文。 古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唐宋八大家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 柳宗元 ,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苏洵,字明允,四川眉山人。诗文作品《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卒后追谥文忠,后人也称为苏文忠公。 ? 苏辙,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谥文定。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作品《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王安石,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後人称王荆公。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後,因文才出,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唐 代 古 文 运 动 中唐时期,伴随着政治变革,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使用的上继先秦两汉问题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而与骈俪文相对立。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骈文的统治地位。这次文体革新被称为唐代古文运动。 欧阳修在北宋中叶发起继韩柳之后的再一次古文运动,欧阳修以他文坛盟主的地位,快速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包括曾巩、王安石、三苏在内的文学集团,于是一度中断了的韩柳古文传统得到继承与发扬。 (四)唐宋散文 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比唐文更宜于说理、叙事和抒情,更实用。唐文奇特,结构上纵横开合,波澜起伏,词语上也追求新奇;宋文从容,曲折舒缓,不露锋芒,语言明白如话。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文风的创立者,他提倡学习韩文,但不是机械模仿。他取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其奇险的一面弃而不取。韩文重气势,欧文重风神;韩文雄放,欧文绵邈,有跌宕唱叹的韵致。 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并不一定完全否定。如《醉翁亭记》散中带骈,骈散相间,有似骈非骈的情趣。骈体赋,在唐代已有转散的趋势,杜牧的《阿房宫赋》随注意铺陈,但全无堆砌,已可算是一种新文赋。欧阳修则进一步推行骈散结合,确立新体文赋。 苏轼继欧阳修后领导古文运动并取得完全胜利。他的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苏轼的散文豪放自然,多姿多彩。其议论文明晰透辟,雄辩滔滔,气势纵横,善于随即生发,表现高度的论说技巧。精美的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等文章,做到了涉笔成趣,姿态横生。 唐宋的散文是在先秦两汉散文和六朝散文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各类文章丰富多彩,艺术水平也超越现代。八大家的散文成为元明清三代学习的楷模。 曾巩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代表作:《墨池记》 特点:委屈周详,完整严谨 代表作:《游褒禅山记》 特点:识见高超,挺拔劲峭 代表作:《六国论》 特点:纵横驰骤 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 特点:汪洋醇厚 元代散文和宋代相比,远为逊色。 明代的散文取材较为广泛,后期散文的表现手法也较为多 样,尤其是晚明小品文。 清代散文,包括古文和骈文。 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兴盛起来,而诗文的成就已不能和唐宋相比。元代散文原地寂寞,缺少名家和名篇。考试的八股文,是骈文的别支,形式死板,严重束缚作者的创作自由,给文学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至于一般的散文,有正宗的古文,也有以稍稍偏离正宗的晚明小品文为代表的各类杂文。 元明清散文 (五)明代散文 明代(1368~1644年)。明代散文分三个阶段: A、明初 1刘基《卖柑者言》《郁离子》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秦士录》 B、明中(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1 前七子:李梦阳《梅山先生墓志铭》《禹庙碑》、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 2 后七子:李攀龙《太华记》、宗臣《报刘一丈书》、王世贞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