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习导学 3.2.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当堂检测 课堂讲义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当堂检测 3.2.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当堂检测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当堂检测 3.2.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技巧花园时,圆形均与速度相切,逐渐增大, * 高中数学·选修2-1·人教B版 3.2.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学习目标] ? 1.了解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的三种情况,理解斜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概念. 2.了解三个角θ,θ1,θ2的意义,会利用公式cos θ=cos θ1·cos θ2求平面的斜线与平面内的直线的夹角. [知识回顾] 怎样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答案 (1)几何法:即通过平移其中一条(也可两条同时平移),使它们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然后通过解三角形获解. 向量法包括了“基向量法”与“坐标法” [预习导引] 1.线线角、线面角的关系式 如图所示,已知OA是平面α的斜线段,O是斜足,线段AB垂直于α,B为垂足,则直线OB是斜线OA在平面α内的_____ ___.设OM是α内通过点O的任一条直 线,OA与OB所成的角为θ1,OB与OM所成的角为θ2,OA与OM所成的角为θ,则θ,θ1,θ2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上述公式中,因0≤cos θ2≤1,所以cos θ≤cos θ1. 因为θ1和θ都是锐角,所以θ1≤θ. 正射 影 cos θ1cos θ2 cosθ= 2.最小角定理 _____和它在平面内的_____所成的角是斜线和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所成角中__________ . 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_____.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这条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_____. (3)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______________叫做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或斜线和平面的夹角). 斜线 射影 最小的角 90° 0° 射影所成的角 知识点一 用定义求线面角 ?例1 在正四面体ABCD中,E为棱AD中点,连CE,求CE和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如图,过A、E分别作AO⊥平面BCD,EG⊥平面BCD,O、G为垂足. ∴AO=2GE,AO、GE确定平面AOD,连接GC,则∠ECG为CE和平面BCD所成的角. ∵AB=AC=AD,∴OB=OC=OD. ∵△BCD是正三角形, ∴O为△BCD的中心,连接OD并延长交BC于F,则F为BC的中点. 令正四面体棱长为1, 规律方法 利用定义法求线面角时,关键是找到斜线的射影,找射影有以下两种方法:①斜线上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上;②利用已知垂直关系得出线面垂直,确定射影. 跟踪变式1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D⊥平面ABCD. PD=DC,E是PC的中点. 求EB与平面ABCD夹角的余弦值. 解 取CD的中点M,则EM∥PD, 又∵PD⊥平面ABCD,∴EM⊥平面ABCD, ∴BE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为BM, ∴∠MBE为BE与平面ABCD的夹角, 设PD=DC=a, 知识点二 由公式cos θ=cos θ1·cos θ2求线面角 规律方法 公式cos θ=cos θ1·cos θ2在解题时经常用到,可用来求线面角θ1,在应用公式时,一定要分清θ,θ1,θ2,分别对应图形中的哪个角. 跟踪变式2 四面体P-ABC,∠APB=∠BPC=∠CPA=60°,则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余弦值( ) 答案 D 解析 如图,设A在平面BPC内的射影为O,∵∠APB=∠APC. ∴点O在∠BPC的角平分线上, ∴∠OPC=30°,∠APO为PA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cos∠APB=cos∠APO·cos∠OPC, 知识点三 向量法求线面角 规律方法 (1)用向量法可避开找角的困难,但计算繁琐,所以注意计算上不要失误. (2)在求已知平面的法向量时,若图中有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时,可直接确定法向量;当图中没有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时,可设出平面法向量的坐标,用解不定方程组的方法来确定法向量. 跟踪变式3 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和DCEF不在同一平面内,M,N分别为AB,DF的中点.若平面ABCD⊥平面DCEF,求直线MN与平面DCEF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设正方形ABCD,DCEF的边长为2,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射线DC,DF,DA为x,y,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 则D(0,0,0),A(0,0,2),M(1,0,2),N(0,1,0), A.30° B.60° C.120° D.150° 答案 A 2.正方体ABC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下册语文3桃花心木.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习题22 父亲、树林和鸟.ppt
- 五年级下语文海伦凯勒.ppt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修改病句(一).ppt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江西)下册1.4 解直角三角形.ppt
-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习题讲评: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ppt
-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习题:第五章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ppt
- 2018秋九年级物理全册阶段测评(十二).ppt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ppt
- 一年级下数学珠心算学习手册.ppt
- 纽约州立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pdf
- 氟尿嘧啶专着3241 fluorouracil cream3240.pdf
- 讲稿讲稿专着碘iobenguane 123 injection3517.pdf
- 案例电话传真2261uk.pdf
- 分析文凭计划bi programa del elistama dutch paper 1 hl markscheme.pdf
- 小提琴ii192二幕一场分谱-23 violin.pdf
- 详解介绍2005ifla-筑空间winners.pdf
- 已知芦苇数量天空望远镜sky amp telescope.pdf
- 内容学生xunan yan id bhp billitonmy ass 1屁股.pdf
- 门罗双脑同步技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