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雁荡中草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牡荆(马鞭草科) VitexnegundoLinn.var.cannabifolia(Sieb.etZucc.)Hand.-Mazz. 【别名】黄荆子(果实中药名),黄荆柴(温州) 【生境分布】生长于低山、坡地、草丛中及路边、村边空地上。分布极普遍。 【采集加工】果实:秋分前后采集,晒干,簸弃宿萼、杂质。根、茎夏秋可采,切片,晒干。叶、枝梢:夏秋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效】味辛,性平。黄荆子:降气止呕、止咳平喘。根茎:清热、止咳化痰。叶、嫩枝梢:清热利尿、解毒利湿。外用治湿疹皮癣、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水煎服:黄荆子3~9g;根、茎15~30g,叶9~30g。外用:煎水洗或捣烂外敷适量。 盐肤木(漆树科) RhuschinensisMill 【别名】潮涨盐(温州、永嘉、瑞安、乐清、文成),盐霜柴(永嘉),五倍子树(永嘉、乐清),五叶桃(永嘉、乐清、洞头),红叶桃、咸水卤(乐清),乌烟头、山乌烟、猴头盐(文成),老鸦盐(平阳)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中或林缘、山麓旷地上。各县均产,野生产量较多。 【采集加工】根入药。全年可采。掘取后去净残茎,洗净切片,晒干,筛去末屑。叶上的虫瘿即五倍子,亦入药,但本区少产。 【性味功效】味咸、涩,性平。敛肺,止血。 【用法用量】根9~15g,单用30~60g,水煎服。 茅莓(蔷薇科) RubusparvifoliusLinn. 【别名】红梅消(《植物名实图考》),格公莓(温州),插田莓(文成),插田扭(畲族),两头粘(泰顺),虎莓(洞头)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山地灌丛中。各县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根及枝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枝叶春至秋季采集,晒干或鲜用。 【性味功效】味微苦、涩,性微寒。活血,止血,消肿,祛风湿。 【用法用量】30~60g,水煎服,配方酌减。 商陆(商陆科) 【别名】山萝卜、见肿消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山地灌丛中。各县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根入药。 【性味功效】红根有剧毒,仅供外用。通二便,逐水、散结,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外敷治痈肿疮毒。 大蓟(菊科) Cirsiumjaponicum(DC.)Maxim. 【别  名】野红花、六月冻(温州),牛口刺(乐清),牛水刺(文成),牛不嗅(泰顺),鸡公刺(洞头)。 【生境分布】生于路边、涧边及丘陵山地等处。全区各县都有野生,产量较多。采制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集,晒干,全草须用芦席包紧,防蛀。用时切碎,或炒炭。鲜用随时可采挖。 【性味功效】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用法用量】草6~18g,鲜根30~90g,水煎服;外用鲜根捣敷。 鸡眼草(豆科) Kummerowiastriata(Thunb.)Schindl. 【别名】莲子草(温州),细号合萌(文成),小关门(泰顺)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坡及路旁、田边、河岸等处,常成片生长,各县常见。 【采集加工】全草入药。7~10月采集全草,去尽泥杂,晒干。 【性味功效】味淡,性微寒。健脾利湿,清热止痢。 【用法用量】9~30g,水煎服。 苎麻(荨麻科) Boehmerianivea(Linn.)Gaud. 【别名】苎、野苎、上青下白(温州),山苎叶(洞头),野苎麻根(中药名) 【生境分布】为本区的经济作物。栽培于菜圃、屋边、旱地上或野生于向阳山沟与山麓路边草丛中。全区各县山区、平原都有生长。 【采集加工】根、叶入药。根,秋后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用时切片。叶,随时可采,晒干研粉,供外用。 【性味功效】味微苦、涩,性寒。根:清热安胎,凉血止血,外用消肿。叶:外用止血。 【用法用量】根15~30g,鲜根刮去外层薄皮30g~60g,水煎或捣汁服;外用捣敷。叶,研粉外敷。 艾叶(菊科) ArtemisialavandulaefoliaDC. 【别  名】野艾(温州、乐清),野毛蒿(瑞安),茶水蓬(畲药名) 【生境分布】生于平原及丘陵较阴湿地带。乐清沿海及洞头各岛屿产量较多。 【采集加工】根、茎、叶入药。叶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根随采随用。 【性味功效】叶,味苦、微辛,性温。温经暖宫,安胎,止血。根茎味微辛,性微温。利水。 【用法用量】叶1.5~6g,水煎服(不宜久煎),止血用炒;外用煎汤熏洗,搓成艾绒供外敷及穴位燃灸。根茎30~45g,鲜品倍量,水煎服。 蓬蘽(蔷薇科) RubushirsutursThunb. 【别名】三叶革公(温州),插田莓(乐清),斗笼波(平阳) 【生境分布】生长于低山向阳林缘、荒地、路边。各地常见。 【采集加工】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嫩梢和叶鲜用。 【性味功效】味酸,性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根片:水煎服,15~60g。鲜叶、嫩梢外用适量。 杠板归(蓼科) PolygonumperfoliatumLinn.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