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台湾泥鳅的试验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的试验报告 “水稻-泥鳅”共作模式示范的泥鳅为台湾泥鳅,是2014年开始在我省养殖的名特优鱼类品种,具有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质鲜嫩的特点,且售价高、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继2014年稻田养殖地产野生泥鳅试验成功后,又于2015年在省内首次开展了稻田养殖台湾泥鳅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稻田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勃利县九龙鱼种场(长兴乡中鲜村)。 试验田面积:100亩。 水源:系上游桃山水库水,由倭肯河灌渠流经试验稻田边,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 电力交通:长兴乡中鲜村位于勃利县与七台河市中心地带,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九龙鱼种场电力设施齐全,三相电贯通全场,且架设到试验田边。 1.2 田间工程 所选择的试验稻田,部分由鱼池改建而成,部分由沼泽地建设而成,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鱼沟鱼坑式养殖模式。多数田块,或在中央或在田角,无需建设,自然形成鱼坑,只需开挖鱼沟,确保台湾泥鳅由鱼坑自由通往田块各处即可。 鱼沟的开挖,可根据鱼坑所处位置的不同,挖成不同形状。挖成口字形或十字形,有的以鱼坑为中心,挖成辐射状。鱼沟宽50~60cm,沟深一般40~50cm 。鱼沟距田埂应在1m以上。田埂加高加宽加固。内埂高40cm 、埂顶宽30cm、埂底宽50cm;外埂比内埂加高加宽10cm左右。开挖鱼沟时间在泡田整地后。 1.3 设置防逃墙 台湾泥鳅顶水或顺水逃跑能力很强,加之所投放台鳅规格较小,因此要设置密眼防逃墙。在田埂内侧埋置聚乙烯网布,高50cm左右,下方埋入土中深度15cm左右,并用木桩加以固定,木桩间距1m左右为宜。 1.4 水稻种植 水稻种植品种为北稻4号。插秧时间:5月25日~30日。插秧方式:用小型水稻插秧机插秧。行距9寸、株距4寸。稻秧插完后,再清理修整鱼沟损坏部位。 1.5 鳅苗放养 放养时间:6月10日。投放规格:平均体长为3cm左右大夏花。投放密度:每亩1200 尾。总计投放12万尾。放苗时,注意调节水温,待运输鳅苗器具内水温与稻田水温一致时,缓慢倒入鱼坑中。 1.6 日常管理 1.6.1 饲料投喂 投喂时间:6月15日开始投喂混料。混料配比:豆饼占50%以上,其余如玉米面、麦麸子、米糠等品种越多越好,占50%左右。投喂次数:每天投喂2次,上午8~9点一次,下午4~5点一次。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投喂2小时后检查台湾泥鳅吃食状况,如剩余则说明投喂量大了,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反之,则适当增加投喂量。且要参照“三看四定”原则,反复调整,这样做,既能保证台湾泥鳅生长营养需求,又不浪费饲料。 1.6.2 巡田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要经常巡田,最少早晚各一次。一是检查防逃墙是否有漏洞,防止台湾泥鳅逃跑。二是雨水天气检查稻田排水情况,防止水漫防逃墙,造成不必要损失。三是检查台湾泥鳅活动情况,防止因缺氧浮头发生死鱼现象。四是试验稻田附近野鸭子很多,要千方百计驱赶。 1.6.3 适时调节水位 随着水稻的生长、台湾泥鳅的长大,要适时调节稻田水位。前期鱼体较小,且水浅能促使稻苗扎根,水位应保持在10cm以内;中期水温较高,且是水稻孕穗期,水位应保持在15cm以上;后期是水稻抽穗灌浆期,水位应保持在10cm左右。晒田前,要清理疏通鱼沟,而后缓慢排水,让台湾泥鳅随水撤至鱼坑内,再起捕销售或放到暂养池继续饲养。 2 试验结果 2.1 台湾泥鳅产量 起捕时间:8月31日。规格:平均体长13.4 cm,平均尾重16.7 g。起捕后投放至暂养池,继续饲养到9月末,平均尾重达到27 g。总回捕率为79%。总产2560 kg,平均亩产25.6 kg。 2.2 台湾泥鳅收入 台湾泥鳅在本地销量很大、售价较高。每亩台湾泥鳅收入:以26元/kg元计算,则 25.6 kg ×26元/kg= 666.00元。每亩台湾泥鳅养殖成本:鳅苗1200尾×0.15元/尾=180.00元;饲料26kg ×5.00元/kg=130.00元;人工费100.00元;水电费40.00元;防逃网布28.00元,合计478.00元。每亩稻田台湾泥鳅纯收入:666.00元-478.00元=188.00元。 2.3 水稻增收 经水稻专家测产,同一品种水稻,“稻-鳅”共作的稻田与水稻单种的稻田相比,预计水稻增产幅度可达3%,每亩可增产20 kg 左右。以每公斤水稻2.80元计算,则每亩水稻可增收56.00元。 “稻-鳅”共作的稻田,每亩台湾泥鳅收入188.00元,每亩水稻增收56.00元,每亩稻田农药化肥可节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