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灵公不君》导学案 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艾健兰沈妹华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文中名句。 2分析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学习难点:春秋笔法的内涵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3.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4.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5.阅读第28页:什么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因其起源于孔子所编纂的《春秋》而得名。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秉笔直书:史官要如实记录历史,不虚美,不隐恶,不隐瞒事实真相,据事直书。 隐晦含蓄,微言大义:史官在记录历史时语言简练,用字讲究,表意含蓄隐晦,一字之中暗含褒贬,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又如:处死有罪之人曰“诛”,臣杀君,子杀父曰“弑”;有道伐无道曰“讨”,偃旗息鼓地偷袭叫做“侵”。 以合乎礼法为标准,评判历史人物,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史官在叙述史实时也进行道德评判,从儒家主张的伦理道德出发,判断是非,赞扬明主贤臣,忠臣义士,贬斥不合礼法的行为。 一:【自主学习】 1、正音 靡()不有初奢靡()靡靡()之音 衣冠()弱冠()冠()状动脉 宿舍()住一宿()星宿() 胹()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2、通假字 (1)弹人,而观其辟丸 ( 通 )(2)首山  ( 通 ) (3)卿,亡不越竟 ( 通 ) (4)贼  (  通  )    (5)阙   (  通 ) 二:【合作探究】 初步感知全文。自读课文,学生自行疏通文意,质疑文中字词。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以--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过朝-- 4、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是什么句式? 5、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能够 B.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阙:空缺 C.宣子骤谏,公患之。骤:多次 D.使鉏麑贼之贼:刺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晋灵公不君B.公嗾夫獒焉,明博而杀之 C.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D.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3.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能补过,衮不废矣②君知所过矣,将改之 B.①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②夫轻诺必寡信 C.①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②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D.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②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4.下列各句中与“其我之谓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B.今近焉,请以遗之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D.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厚敛以雕墙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C.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D.①赵循弑其君②望之俨然,即之也愠,听其言也 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自主思考 1.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那些事情上?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体现? 3、文中三个武士鉏麑、提弥明、灵辄各性格上各有何特点? 4、《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 二、【合作探究】: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 三、【巩固练习】 阅读《古文观止》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分析哪些地方体现了“春秋笔法”。 课外成语补充: 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四:学后反思: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