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動 E-mail文化傳播網 中研院新院士蔡立慧, 找到控制失智的開關 小檔案_ 蔡立慧 出生:1960 年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病毒學博士、威斯康辛大學分子生物碩士、中興大學獸醫系 經歷: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系教授 現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與研究員、中研院院士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會站在十字路口,卻找不到回家的路。你看著最愛的人,卻再也想不起他的名字? 這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也就是俗稱老年失智症、老年癡呆症的標準病徵。在全球,已有2600萬人得到此病。 超過65歲者,罹患此病的比率約5%到10%;超過85歲者患病機率則高達50%。 可怕的是,這個已經存在人類歷史超過100年的病症,至今,找不出確切病因、無藥可醫,遑論預防。 即便美國前總統雷根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面臨阿茲海默症時,也只能眼睜睜的讓病魔,將他們腦袋裡的記憶,無情的啃食 “至今,大家都仍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治療的方式,”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說。 “但她的研究,給了大家一道曙光,”中研院研究員沈哲鯤博士說。 。 她,就是蔡立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靠著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成為今年中研院院士選舉中,最高票與最年輕的女院士。 她的研究,讓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大量刊載。 過去,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病因研究,多隻停留在腦中“老人斑”的形成上,但是蔡立慧卻找到了另一個可能的病因。 當大家都以為,一旦人患病之後,記憶一旦消失,就不會再回來,蔡立慧卻提出了,記憶可能再恢復的證據,也就是,阿茲海默症是可能被治癒的。 “我就是ambitious(野心,雄心壯志),你也可以說很tough(強韌)。” “我就是雄心壯志!”從分子生物學切入,大膽另闢蹊徑 當時,碩士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攻讀病毒學的她,一開始也 是跟著老師做癌症研究。而有關癌症研究的發現越來越多,只要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她可以很快就有新的進展。 不過,她卻把眼光轉至大腦神經的研究,尤其是阿茲海默症領域,“當時幾乎很多人都是做病理研究,”主要是觀察阿茲海默症發生後的大腦變化,卻少有人能解釋出,為何而來。 “在這個領域,有太多問題無法獲得解答。”蔡立慧想要以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切入,從細胞的變化形成去找出原因。 她的大膽,從這裡看得出。先不談大腦領域有太多未知黑洞,很可能終其一生的研究,最後都石沉大海。 外表看來溫柔的蔡立慧,在越洋電話裡這樣形容她自己。她沒有誇張,“你看她的研究,就會知道她很聰明。還有,根本天不怕,地不怕,”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說。 “我很希望我的研究可以救人,去改變世界。”中興大學獸醫系畢業後,蔡立慧到國外求學。 “直到看到很多不同的人後,我才開始想,我是怎樣的人,到底喜歡做什麼?”最後,喜歡深入問題找答案的她選擇了研究之路。 她要從分子生物學領域,跳到大腦神經領域,“這代表你要非常大量的學習,”沈哲鯤說。 從大腦如何形成、神經如何發育、神經系統如何控制行為,還有各種大腦疾病的病理,對她而言,都是新學問。 即便學完之後,“人類約有三萬二千個基因數,每個基因也不只一個細胞分子,”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簡正鼎形容。 她要分辨出影響阿茲海默症的分子,如同大海撈針的困難。 ?重重關卡在她眼前。她卻說:“越難,越有趣”。 “我每天就是在一點一點的解開疑惑,”蔡立慧說。當時,她發現以前研究癌症領域時,專注觀察的一個名為CDK5 的蛋白質,在大腦神經元發育過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同時,又有人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裡頭,似乎有比較多名為P25 的蛋白質。 這中間到底有沒有關連性? “我就是都去試,不停的試,”1999年,蔡立慧研究團隊一篇登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震驚學界。 她發現,人的腦細胞裡有一種P35 蛋白質,如果分裂成為P10 與P25 的蛋白質後,P25 若失去控制,就會活化名為CDK5 的蛋白質。最後,細胞骨架裡的主要成分Tau 會被磷酸化,造成我們所看見,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X 光圖中的神經纖維化情形。 “這等於是給了阿茲海默症病因,第二個解釋。”沈哲鯤分析,過去幾十年,大家認為阿茲海默症是,類澱粉樣蛋白在大腦皮質及海馬回中過度分泌而大量沉積,導致神經元傷害,所以產生老人斑塊和神經纏結。但現在,蔡立慧的研究找到另一條路徑,並讓致病的源頭更清楚。 但一開始,蔡立慧的發現,備受批評。“其它科學家覺得怎麼會是一個從另一個領域的年輕人做的,會去質疑研究過程的嚴謹。” “我那時也無法諒解,他們怎麼這樣(說),”蔡立慧原本冷靜的語氣忽然有點高昂。 後來呢?“我覺得結果會證明一切,重點是,我的研究對病人有沒有幫助,我不能去管別人。” 直到2004年,其它人開始大量研究,印證了蔡立慧的說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摆的快慢》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初二英语English-in-mind-1-红皮书Unit12.pdf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事业编医生岗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南宁铁路局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自动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pdf VIP
- (正式版)H-Y-T 150-2013 海水中有机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正式版).docx VIP
- 行政处罚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互联网行业人才趋势报告.pdf
- 2025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