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修身文选《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docVIP

第五单元修身文选《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修身文选 上 善 若 水 老 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春秋末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生平不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著有《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经典。 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处众人之所恶,(3)故几于道。(4)居善地,(5)心善渊,(6)与善仁,(7)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第8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白谷王者,(9)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白谷王。(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78章) (选自老子《道德经》,《诸子集成》第三卷,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文题为编者所加。) 注 释 (1)上善若水:上,最好的。善,名词。上善即指最好的美德。这里老子以水的好处接近于“道”,又来说明真正的圣人如水那样滋润万物而不争私利。 (2)善:在这里是副词,意思是善于,长于。 (3)处众人之所恶:“处”做“居”讲。所恶,所厌恶的地方。 (4)几于道:几,接近。几于道,接近于道。 (5)居善地:居,居住。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当友好讲。居善地,即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低下的地方和位置。 (6)心善渊:心,心志。善,形容词。渊,本意是清澈见底的深潭。这里形容人要心志无私清廉可鉴。 (7)与善仁:与万物接触,与人交友要采取友好的原则。 (8)故无尤:尤,通“忧”,忧患。 (9)以“江海”、“百谷”设喻,说明居下可以兼容广纳。《道德经》第32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在江海。” (10)易:替代。 作品导读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道教的经典。本文以自然界水的无私品质来喻道义,以此来歌颂“道”的功用。老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们,应该像水一样,具有水的品格。 水,生命之源。哪里有水的滋润濡养,哪里就会生机盎然;犹如哪里有圣人相承,哪里就繁荣昌盛一样。水,自上而下,由天落地,一路风尘,一路奉献;化作甘露,滋润大地;化作雨雪,降飘原野;水,经蒸腾气化,历寒风凛冽,仍义无反顾,循环往复,奉献无限,最后汇入大海。水有许多美好的品格。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处世俗之人不愿处的低位,甘做人梯而谦居下位;与万物接触采取友好慈善的准则;海纳百川,涵深孕大;水能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持之以恒,直达目的。故水的这些品格最接近“道”。 这篇文章用具体可感的形而下的普通平凡的大自然形象“水”来比拟抽象的形而上的“道”,是更高层次的象征。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游走于社会的我们,应如水一般,利万物而不争,心存包容,与己与人都是无比快乐。 作品汇评 陈鼓应:本章用水性的七个特点来比喻上善人格,简称为“七善”。“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蒋沛昌:“老子的哲学思想除了提倡‘天道自然,人道无为’外,还注重‘贵柔’和‘知反’。‘贵柔’就是以柔为贵,看到柔弱的高尚品德、潜在力量和发展趋势。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所以老子非常推崇水。本章阐述水的高善品德……而更重要的是‘不争’,这正是水的高善品德中最重要的一点。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无尤’,不犯过失。”(《老子今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养气与知言 孟 子 孟子(前385~?),名轲,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儒家思想代表,有《孟子》一书传于后世。孟子的哲学思想是性善论。他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修养办法,根本在于人的主观方面即“反求诸己而已”。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1)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2)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3)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4)之养勇也,不肤桡(5),不目逃(6),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7),不受于褐宽博(8),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9),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10),北宫黝似子夏(11)。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12)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13),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14)”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