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HBT:Heterojunctiong Bipolar Transistor,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②HBT的能带结构特点: a.宽禁带的e区: 利于提高γ; b.窄禁带的b区: Eg小于b、c区; c.pn结: 异质的eb结; 同质或异质的cb结。 ③HBT的基本结构 ①器件特点: 基区渡越初始速度高 ②基区输运模型: 弹道式渡越 ③晶格散射的影响: ④电流增益β: 高的β ⑤ΔEc: 应小于基区导带的 能谷差EL-EΓ ①电流输运:扩散模型 ②发射极电流: ③发射效率: ④电流增益: ⑤频率特性: ①缓变发射结: ②缓变基区: ③自建电场: ④速度过冲;⑤基区渡越时间;⑥电流增益; ⑦缓变基区的作用;⑧缓变基区的形成 ①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②总的τB: ③ΔEC和ΔEgB要适中: ④νd与ΔEC和ΔEgB的关系 : ⑤电流增益: *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s微电子学院戴显英2010.5 第四章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HBT的基本结构 HBT的增益 HBT的频率特性 先进的HBT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1 HBT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图4.1 npn HBT结构的截面图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1 HBT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④HBT的典型异质结构: a.突变发射结; b.缓变发射结; c.缓变发射结,缓变基区; d.突变发射结,缓变基区。 ⑤HBT的特性:(与BJT相比) a.高注入比; b.高发射效率; c.高电流增益; d.高频、高速度。 HBT的典型结构图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2 突变发射结HBT 图4.2 (a) 突变发射结HBT的能带图图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3 缓变(渐变)发射结HBT 图4.2 (b) 渐变发射结HBT的能带图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3 缓变(渐变)发射结HBT τE为发射结电容充放电时间; τB为渡越基区的时间; τC为集电结电容的充放电时间; τd为集电结耗尽层渡越时间(信号延迟时间)。 小信号下影响fT的主要因素: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4 缓变发射结、缓变基区HBT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3 缓变(渐变)HBT 4.1.4 缓变发射结、缓变基区HBT 4.1 HBT的基本结构 4.1.5 突变发射结、缓变基区HBT 第四章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HBT的基本结构 HBT的增益 HBT的频率特性 先进的HBT 4.2.1 理想HBT的增益 4.2 HBT的增益 若ΔEg=0.2eV,与相同掺杂(NE/NB相同)的BJT相比,则 HBT的β提高了2191倍 共射极: 4.2.2 考虑界面复合后HBT的增益 4.2 HBT的增益 图4.5 npn HBT中的载流子输运示意图 1)界面态的影响:引起复合电流Ir 2)发射极电流Ie:Ie=In+Id+Ip 4)收集极电流Ic:Ic=In-Ir 3)基极电流Ib:Ib=Ip+Id+Ir 5)共射极增益:β=In/Id 6)复合电流的影响: 4.2 HBT的增益 4.2.3 HBT增益与温度的关系 图4.7 不同温度下电流增益(β= IC/ IB ) 与集电极电流的关系 第四章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HBT的基本结构 HBT的增益 HBT的频率特性 先进的HBT 4.3 HBT的频率特性 4.3.1 最大振荡频率fmax 4.3 HBT的频率特性 4.3.2 开关时间τb 例如,AlGaAs/AsGa开关 晶体管的τb : ①比合金扩散结晶体管快5倍 ②比Si BJT快8倍。 减小τb的方法:组分渐变的基区(ν=μE ) 缓变基区HBT能带 * * *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