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曲五首》 双调·夜行船 秋思 马致远 一、解题(套曲) 二、马致远 马致远早年热衷功名,却不得志;晚年隐居田园,诗酒林下。本曲是作者一篇成功地抒情作品。它有感而发,不平而鸣,因此感情充沛,如水下闸。 听诵读 文章内容 【夜行船】人生如梦,时光易逝,应及时行乐。 【乔木査】帝王事业的无凭。 【庆宣和】英雄功业的无奈。 【落梅风】富贵的虚幻。 【风入松】时光匆匆,人生无常。 【拨不断】生活的闲适。 【离亭宴煞】对比中表现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 如何理解本曲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双调·夜行船 秋思 [夜行船]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庆宣和] 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和争名夺利者的两样生活,正面点题:可叹人生在世,只有睡觉时才得安宁,天一亮便有万事干扰不休。蛩吟即蟋蟀叫,至此才扣住秋景。人间万事归结到一点,无非是争名夺利,所以下面用一组鼎足对,将古往今来世上的一切纷争都比喻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蚁阵蜂衙”、“浮生如争穴聚蚁”的说法虽在元曲中常见,这三句却因连用确切精当的叠字排比对仗,把蚁穴、蜂窝、蝇群的形状写得特别麻人。作者的功力还不仅在于能将封建社会中世人的丑态形容到如此恶心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以迥异于世人的高雅情趣与之相对照,表现了作者天真淳朴、狂放不羁的性格。 * 此曲开始说人生如梦,应及时享乐;又说无论帝王豪杰还是富人,都富贵无常。因而,作者紧接着表明了自己的处世态度“葫芦提一向装呆”:利与名不必争夺,是与非无须分辨,住在隔离尘世的幽静去处,再好没有。其后,作者又比较了两种人的处世态度,先是生动地描绘了那些争名逐利的人的丑恶形象,再谈自己向往陶渊明和裴度的生活,要隐居林泉。人生短暂,酒能喝几杯?重阳节能过几次?作者开怀畅饮,尽情陶醉。什么富贵功名、荣辱是非,一概不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貌似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其实是在宣泄内心的愤郁情绪。这一套曲在表面上表现出的消极避世的情绪,迎合了许多历尽坎坷的士大夫的情趣;同时,该曲蕴含的愤世嫉俗的激情,也足以引起封建文人的共鸣。 意在借古讽今,借秦汉王朝的变革,说明古来盛衰的无常。 一片原野上,既有连天衰草,也有点点牛羊,还有荒坟、断碑,碑上还有模模糊糊的文字,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图画,创造了无限荒凉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怀古伤今的情绪。 总括地叙述人生如梦,不如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 「往事堪嗟」一语正表现马致远对现实的不满。昨天春来花开,今天就春去花谢,一面概括地申说光阴过去的迅速,一面也说明悲愤无益,慨叹无益,有「急罚盏」的必要。古来伟大作家如陶潜、李白等之所以要求「急罚盏」,也无不是为了借酒以抒悲愤。 接着前一支写,即从牛羊写到狐踪兔穴,从统治帝王写到辅佐统治帝王的豪杰,从秦、汉消灭写到魏、晋消灭,加深了古今兴亡的感慨。 由叹古转为讽今,内容与上二支曲并列,意思更透过一层:帝王豪杰的功业尚且化为乌有,更何况看钱奴的万贯家财?可笑这些人心硬似铁,一味地爱钱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为欢几何,空使锦堂风月虚设,哪里懂得什么赏心乐事? “锦堂”用宋韩琦在相州故乡筑昼锦堂的故事,泛指富贵人家的第宅。 转而陈述自己的人生哲学。“眼前红日 又西斜”写一日之内光阴的流逝,遥承“百 岁光阴”而来,“疾似下坡车”的比喻从羲和 驾日车的常用典故脱出,化雅为俗,生动有趣。“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