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史隆兴寺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建筑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秦雪珍、张丽、翟园园、杨爱静、苏晓云、宋涛、林小能、 正定城区图 隆兴寺平面图 俯瞰:依次是摩尼殿,戒台,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 影壁路南边有一座高大的朱红色的琉璃照壁,照壁由绿色琉璃砖瓦钩边砌成,东西长约二十多米,高约六、七米,厚约一米二米。四角用绿色琉璃瓦装饰,起脊处也有飞禽走兽装饰。照壁以大红色为背景,烘托中央的一块琉璃浮雕,远远望去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 鸳鸯交首拱 大觉六师殿遗址 摩尼殿 摩尼殿(“寺中现存古构中,以摩尼殿为最大、最完整、最重要,它在寺中所占的位置极为重要,是我国现存的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大型佛殿,亦为现存木建筑中四面施抱厦最古之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十字殿(四出抱厦),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内正中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像,其中一佛(释迦牟尼)、二弟子(阿难、迦叶)像为宋代原塑。檐墙及围绕佛坛的扇面墙上,均绘有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壁画,内容是二十四尊天和东西方佛教世界。背面雕塑为海岛观音,极有特点,东方美神之称。 摩尼殿内的海岛观音雕塑 偷心造 摩尼殿内壁画 牌楼门 斗拱是六铺作出三跳。走出摩尼殿,看到一座很漂亮的牌坊。透过牌坊,可以看到戒坛殿顶。 戒坛殿 戒坛不大,平面呈方形,为明代所建。现在自石台以上为清乾隆年间所建,四角攒尖顶,四面均出檐三层,坛内供奉双面铜佛一尊,南为阿弥陀佛,北为药师佛。戒坛的绝妙之处就是有这尊双面佛。 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慈氏阁下层外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国内现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为弥勒佛形象,或称“慈氏菩萨”,是宋代遗物。像后有轮廓精美的背光,通体彩绘。 永定柱造 转轮藏阁是一座歇山顶、青瓦中心、绿琉璃剪边的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三间. 转轮藏殿之结构,尤为精巧。是木构建筑之杰作。 隆兴寺宋代转轮藏 转轮藏置放于阁内底层正中直径7米的圆形地坑中央,外观形似一重檐八角形亭子,中设一立轴,转轮藏之整体绕中轴回转,属“整体转动式”。整座轮藏的重量由轴之下部的藏针承载。藏针由生铁铸成,外径414厘米的圆球形针珠置于上仰的半圆凹状针臼内,四周以坚硬的三合土围护。藏针尾部上端平作八辐状,辐间扁铁垂直向上插于木质藏轴。轴作八棱形,高108米,底部径68厘米,上端穿过楼板直至二层。转轮藏整体可分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藏座部分下由藏针尾部向上出八根斜戗,上呈放射状平置八根角梁,各角梁下悬里外两根垂柱,柱根有卷刹。柱间施枋三层,上、中层枋穿过斜戗施于藏轴和外柱间,下层枋里插内柱,穿外垂柱延至地坑边缘,此层枋间设联结构件。 转轮藏阁采用的移柱造和叉柱造 转轮藏 大悲阁,1940年前后重建。阁高约33米,三层,歇山顶。内有菩萨像和明代壁画**观音菩萨像,四十二手菩萨,正定大菩萨,铜像高21.3米,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建阁时所铸,是留存至今的中国古代最大的铜像,与北京雍和宫大佛、天津蓟县独乐寺大佛、承德普宁寺大佛齐名。大佛的须弥座下刻有各式各样的乐舞伎,有的弹琵琶,有的弹箜篌。 在大悲阁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高大的龟驮石碑 崇因寺毗卢殿 毗卢殿是1959年由正定城内的崇因寺搬来。 毗盧遮那佛,又称大日如來,是釋迦牟尼的別稱。毗卢殿内有铜铸的毗卢佛像,设计精巧,造型奇特,是国内孤例。佛像整体分三层莲座,每层四尊铜像,各向一方,相背坐于莲座中央。莲座上铸有一千个莲瓣,每一个一莲瓣上刻一小佛,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 北朝佛像群 龙藏寺碑的碑额,龙藏寺碑座落大悲阁东南侧,高约两米,碑额上有两条粗犷生动的蛟龙。碑阴及左侧皆有题名及恒州诸县名等文字,但书写人姓名未著。隋代在中国历史上时间很短,留下的文物很少,有价值的文物就越发珍贵。因此龙藏寺碑就成了稀世之宝。特别是在书法界,被国内外书法家推崇为隋代第一名碑,是标准的楷书。就碑刻的书法艺术来看,我国石刻发展史可分三大阶段,即汉碑、魏碑、唐碑。汉碑波磔奇古,魏碑瑰丽雄奇,唐碑秀丽高雅,隋碑正是由魏碑到唐碑发展的过渡时期。龙藏寺碑就正是体现这一变化的代表作,它的字体结构朴拙,方正有致,虽为楷书,但仍留有隶意。 李宝臣残碑,恒州刺史 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赵孟頫 此碑现立于隆兴寺转轮藏后的北侧,外砌一碑楼,正面镶玻璃。碑为青石质,首身一石,高1.53米,宽0.80米,厚0.22米,立于长方形座上。首作笏形,碑额阴刻篆书“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3行9字,额两侧线刻云龙纹。碑身以卷草纹作边饰,碑文阴刻楷书19行,满行34字,共396字。碑下半截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