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明·胡应麟《诗薮》 立象以尽意 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具体生动的客观物象上,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诗歌形象的鉴赏,许多时候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广东卷】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体现晚的意象:归艘 钟声 体现望的意象:江、青山、远帆、老鹤 【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意象有: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什么是意象?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讨论并归纳 找找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它们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试按不同情感给它们归类。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类小结 雪、明月、竹、梅、松、鹤、荷、蝉等 柳、长亭、烟波、阳关、南浦等 浮云、夕阳、杜鹃、归雁、鹧鸪鸟、寒蝉等 燕子、红豆、鸿雁、鸳鸯、莲子、登楼、捣衣、寒砧等 烽火、狼烟、干戈、玉关、金河、羌笛、黄沙等 斜阳、夕阳、梧桐、细雨、猿、落木、春水、黄花、落花等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类小结 品行高洁:雪、明月、竹、梅、松、鹤、荷、蝉 送别离愁:柳 、长亭、烟波、阳关、南浦等 羁旅愁思、思乡怀远:浮云、夕阳、杜鹃、归雁、鹧鸪鸟、寒蝉等 相思情怀:燕子、红豆、鸿雁、鸳鸯、莲子、登楼、捣衣、寒砧等 战乱戍边、边塞生活:烽火、狼烟、干戈、玉关、金河、羌笛、黄沙等 凄凉哀伤:斜阳、夕阳、梧桐、细雨、猿、落木、春水、黄花、落花等 表现送别离愁 柳、长亭、烟波、阳关、南浦 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 表现相思情怀 捣衣、寒砧(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捣衣、寒砧”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 课 外 拓 展 诗歌意象蕴涵的情感是不是唯一的? 象同意异 “猿啼”意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分) * * 诗歌鉴赏之 ——意象 诗言志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广东卷】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3分)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弄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白。由此启发我们,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