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培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据调查,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91。   在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中国大城市儿童有7~20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   本该拥有花样年华的青少年,何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人格危机?心理卫生专家的分析和建议,或许能唤起全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足够重视,纠正大家对于孩子教育理念的一些偏差。   小杨是一名13岁的初二学生,因父母忙于做生意无暇管他,从小由奶奶养大。   奶奶视小杨为心肝宝贝,给他很多零花钱。   整日零食不断的小杨因此养成了爱花钱的恶习。   小学时,他经常因为钱不够花而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   进入初中以后,小杨开始经常说谎,好发脾气,不愿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批评,而且,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好支配和指责同学,缺乏同情心。   有一次班级大扫除,他故意将水泼到清扫过的地面,还哈哈大笑。   为此,同学们都远离他,他几乎没有朋友了。   许多心理障碍根源就在儿童时期   小杨到底怎么了?他的父母焦急地找到医生,询问中充满着困惑和无奈。   医生告诉父母,孩子目前的情况属于品行障碍,很容易导致成年后人格变态和犯罪。   的确,心理异常、人格变态与恶性事件及犯罪关系密切。   近几年来,从刘海洋事件到马加爵事件,以及屡屡见诸报端的各种学生自杀、杀父弑母、残害同学等案件,几乎都能从当事人身上看到病态人格的特征。   据广州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统计,3828个咨询病例中,10~29岁的青少年学生占6635,病态人格的咨询病例则占了875。   广州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人格障碍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   来自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城市儿童有7~20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普遍对心理健康开始关注,抑郁症,焦虑症大家已经不再陌生。   然而,儿童心理问题尚未引起重视。   殊不知,许多的心理障碍根源就在儿童时期。   生活的艰苦,感情的折磨使一些人走入歧途,行为失控;而大部分人可以调节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掌控复杂的事件;更有不少人激励和升华了自己的心理状态,重新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成为了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佼佼者……同样的环境,同样的遭遇,人生境况迥然不同。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强弱和人格的健全与否。   而决定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健全的决定因素在于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时期心理是否健康。   重躯体轻心理,重智力轻能力,导致青少年心身发展不和谐   现阶段,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如此多的时间、金钱和心血,而事与愿违的是,中国的孩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自私、任性、好吃懒做、不讲礼貌、没有规矩、缺乏理想……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常合并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任性娇气、脾气暴躁、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在独生子女中较为突出。   当今独生子女教育,重躯体轻心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开发,忽视人格培养的倾向极为严重。   素质教育在我国呼吁了已经二十几年,但仍有些人认为跑跑跳跳、写写画画或弹弹唱唱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肤浅之见,甚至是曲解。   它实际上只注重了素质教育的一些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其最本质的东西——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有较好的智力水平,胸襟开阔,人际关系良好,情绪经常愉快,善于客观地分析所遇到的事情和问题,具有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毅力和能力。   从儿童心理卫生的角度看,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实属必要,能使他们长大后,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对各界名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取决于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   因而有人说人格即命运。   也就是说,除了才华和机遇外,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   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应从孩子出生抓起   在我国精神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婴幼儿健全人格的系统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可塑性会越来越小。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非常强调幼儿时期的人格培养,他认为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而在此期间的人格教育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我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健全人格的培养应从孩子出生抓起。   现代心理和教育专家也总结和归纳出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