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中文摘要…………………………………………………Ⅱ
中文关键词………………………………………………………………Ⅱ
英文摘要 …………………………………………………………………………Ⅲ
英文关键词…………………………………………………………………………Ⅳ
绪论………………………………………………………………………………4
一、“二拍” 中商人的正面形象及特点……………………………………………5
(一)诚实善良、乐善好施…………………………………………………………5
1.张成运、吕大助人于危难,以诚实善良谱人间真情
5
2.程元玉、徽州商人施滴水之恩,得涌泉相报
6
(二)忠厚老实、待财有度………………………………………………………7
1.王甲巧拾宝镜,行善依旧保富贵
7
2.程宰忠于海神,珍惜商机巧赚利
8
(三)坚持不懈、有心有谋…………………………………………………………8
1.文若虚行商倒运,商机不避有心人9
2.王生商途受阻,富贵不躲有谋人9
(四)坚守原则、尊重女性…………………………………………………………10
1.程元玉真诚待人,尊重得良友10
2.蒋生重情重义,真情赢佳偶11
二、“二拍” 中商人形象变革的原因………………………………………………12
(1(变革的社会原因……………………………………………………………12
1
1.晚明商业的发展12
2.晚明社会风气与社会思潮13
(2(凌濛初的生活经历及价值 ………………………………………………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
“二拍”中商人的正面形象及成因探析
摘要: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到了明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挣脱了中国传统
念“无商不奸”、“重利轻义”的枷锁。明代晚期拟话本小说集“二拍” 中塑造的商
人形象中出现了一些醒目、独创的正面特点:作品通过对商人诚实善良、乐善好
施的待人之道,忠厚老实、待财有度的商业道德,坚持不懈、有心有谋的经营理
念,坚守原则、尊重女性的朋友、婚恋 念等的描绘,为文学塑造了正面的、全新
的商人形象。“二拍” 中商人正面形象的出现,其变革原因不是一元化的,而是与
晚明的商业发展、社会风气、社会思潮和作者经历等诸多因素都有着必然联系。
关键词:“二拍” ;商人形象;原因
2
绪 论
明代文人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二拍”,这部拟
话本小说集一晚明世俗社会的人情世态为主要描写对象,“‘两拍’犹如一面透亮
[1]
的镜子,映照出晚明社会的时代风貌”。 “凌濛初的‘两拍’是为市民立言的艺术
[2]
佳作”。 在形形色色的市民形象中,商人形象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商人的正面
形象更醒目突出,更具有独创性,更能反映晚明的时代气息及广大市民的思想道
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增添了新的题材。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与交换,就产生了商人及其商业。而商人形象进入
文学作品及其地位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秩序中,
“商”排行最末。商业被认为是贱业,商人社会地位低贱。中国的传统 念认为“无
商不奸”,商人在人们眼中是唯利是图、重利轻义、善用奸诈手段获取财富的代言
人,所以在明代以前的文学史上面的商人形象除了弦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位“爱国者”之外,大部分的商人形象都是属于被鄙弃、被歧视、被否定的。最早
描述商人形象的文学作品是民间创作的乐府诗《汉乐府.孤儿行》,其中小商人无
名无姓,是个孤苦无助的受尽虐待欺凌的弱者形象。南北朝时宋.刘义庆《幽冥录
》中《杨林》故事,讲述的是商人地位低下,商人娶士族的女子为妻纯属黄粱美梦。
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日浮梁买茶去”,
从商人妇之口道出了商人的重利轻义。元稹《估客乐》①生动再现了估客以剥削
起家、唯利是图,终于成为富商大贾的过程。揭露了他们勾结官府,作威作福的
丑态,这是对商人的鄙弃与否定。宋元两代说话艺术兴盛,杂剧创作繁荣。商人
也进入到小说、杂剧、话本当中,如《刎颈鸳鸯会》、《洛阳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