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往今来“打酱油”
郑启五
小时候买酱油几乎成了我的专利,家里的酱油瓶一空,我立马就出发,从国光三楼17号到厦大合作社,直线距离就两百来米,我熟悉那直上直下的竹筒还有那竹筒进缸后“扑通”一声的闷响,我喜欢那合作社里混杂的气味,不仅仅酱油酱瓜,还有肥皂、煤油、草纸、咸鱼和萝卜干,各具其味,相互渗透……记得有一次打完酱油,我想起老师教的一个形容词“闭着眼睛也能走回家”,于是身体力行,结果一头撞在国光一楼的外墙上,额头撞了一个苞,幸好酱油瓶安然无恙……
后来酱油之流都不再零拷了,后来合作社都倒闭关门了,“打酱油”的日子连同它的气味渐行渐远,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远离了我们的气场。
三两年前“打酱油”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回来了,从 网络上回来了,从网络上铺天盖地杀了回来,一味咸咸的它居然有滋有味成了汉语世界的青蛙王子,在“给力”冒尖之前,它趾高气扬上蹿下跳几乎成就了网民百姓最给力的语词。
“打酱油”乃“关我鸟事,我出来买酱油的”的浓缩,不过译成英语,浓缩版的还真的令老外不知所云,唯有“Its none of my business , I come to buy some sauce.”而且语音语调还得含有强烈的不屑和嬉皮。
有人戏称“打酱油”形成的群体叫“酱油党”,上升到政治学的高度可谓“非暴力不合作”,想想好像还真有那么回事,想当年圣雄甘地就是这么“打酱油”,让一个偌大的印度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有人把“打酱油”进行诗化和哲理的包装,称“打酱油”是“冷眼旁观他人的喧嚣,静静品味自己的沉默”,哎哟哟,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啊,文绉绉的咸味腌得咱们土土老百姓蛋疼。
“打酱油”被网言网语化之后,我们决定到远在同安工业园区的古龙工业园调味品车间去“打酱油”,这是一次时光倒流的“打酱油”,我们浩浩荡荡乘着豪华大巴去“打酱油”,希望能打回古法酿制的古早味,希望能在那一口一口戴着竹笠的古老酱缸里“扑通”一声捞回我们儿时味蕾曾经的享有,希望能把被颠覆的“打酱油”再颠回孩提时的黑白镜头……
绝对壮观的阵容,当年誓死打回老巢的义和团大军也不过尔耳,古龙工业园五万口酱缸五万顶竹笠仰天呼喊,“我的酱油,我的古早,我原汁原味的过去……”
酱缸还是那个酱缸,竹笠还是那顶竹笠,酱油还是那味酱油,我激动的手指微微颤抖,我兴奋的泪水差点涌流,但我很清楚“打酱油”这三字母语即便是被扔进古早的酱缸里再戴上乡土的竹笠风吹日晒三百天,它也再不是原来的“打酱油”了……2011/5/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