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72年之前:萌芽与早期探索(8) 除调查研究外,一些物理学家也对海洋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牛顿(I. Newton)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研究了潮汐现象,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出潮汐是由于天体的引潮力作用而形成的,从而建立了平衡潮理论。后来,拉普拉斯(De Laplace)于1776年在《宇宙体系论》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潮汐现象形成的动力学理论。这些研究具有物理学的基础,经过历代学者修改、补充后,形成了完整的潮汐学理论体系。 1872-1945:近代海洋学的发展(1) 1872-1876年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大规模多学科环球考察。考察是在C. W. Thomson船长率领的“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的,周密的科学考察计划使这次航行大有收获,考察成果后来出版为50卷专著,被认为是现代海洋科学的开端。此后,直至20世纪中期,主要的海洋研究强国都组织了自己的海上调查,建设了专门的海洋调查船,设计制造了各种观测和分析的仪器。 1872-1945:近代海洋学的发展(2) 在20世纪,由于海洋科学研究的需要,多个研究和教学机构被建立起来,美国是这个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1903年,美国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成立了Scripps海洋研究所,以海洋生物学研究开始,逐渐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海洋研究所。1930年,一部分人员离开该所,到美国东部新建了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194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又成立了Lamont-Doherty地球调查所,主要进行海洋地质的调查工作。同时,美国还在许多所大学开办了海洋学院系,培养了大批海洋科学人才,在20世纪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海洋科技强国。 1945以来:现代海洋科学(1) 欧洲和其他国家也在美国模式的引领下成立了国家级的海洋机构,如英国成立了国立海洋研究所,1994年成为英国国家海洋中心。苏联则在“苏联科学院”旗号下成立了大型海洋科学研究所,在冷战时期崛起成为海洋研究大国。 我国最早的海洋学系与1946年在厦门大学成立(依托中央研究员地理研究所海洋组的力量)。1949年后,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后来又成立了国家海洋局,下辖三个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所和若干专业研究所。此外,还有国土资源部下属的海洋地质调查局。在高等教育方面,成立了青岛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在多所高校成立了海洋科学的院系。 1945以来:现代海洋科学(2) 20世纪的海洋科学主要是依赖于科学考察船,人们从船上采集海水、沉积物和生物样品,测定海流、盐度、温度等环境参数,然后回到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数值计算模拟等工作,以期从科学原理上理解和预测海洋现象,并应用于军事、渔业生产等领域。 最近二十年来,海洋科学成为研究地球系统行为(如气候、生态系统演化)的主干学科之一,发展趋势是为人类今后控制地球气候、拓展生存空间、乃至开发太空奠定基础。与此相应,海上工作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变,除海洋考察船外,发展了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深海自动观测网技术,对海洋的立体、长时间序列的观测正在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对海洋现象的模拟和预测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 1945以来:现代海洋科学(3) 现代海洋科学的标志之一是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 DSDP,“深海钻探计划”,1968-1975,使用122m长、排水量为10500吨的“Glomar Challenger”号钻探船,取得了深海沉积物岩芯,极大地促进了古海洋学的研究 ODP,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75-2000,设备更加先进,所用的钻探船是“Joides Resolution”号,它有300m长,持有10.5 km长的钻杆,取芯能力大为提高。这个计划的实施为板块学说的确立、地球环境的演化和地球系统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我国于1996年成为会员国,在南海的钻探项目执行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IODP,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2000至今,各成员国加大了投入,获得了在任何海区实施钻探的能力。日本“地球”号钻探船投入使用 1945以来:现代海洋科学(4) 现代海洋科学的标志之二是自持式仪器设备的使用 AUV,自带能源,在计算机指令下完成规定站位和时间的观测,定时将观测数据发回 ROV, 水下机器人,在计算机指令下完成样品采集、摄像、搜寻等任务,能够采集50米柱状样,生物标本等 Sea Gliders, 依靠海洋能源,自动按照设定的路线和地点,完成观测、采样等任务,定期上浮,发回数据 载人深潜器,研究人员可以下潜至数千米深处,进行观测和采样。我国已研制了7000米载人深潜器 19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