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随着外国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从农民群众到地主阶级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年至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背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传统商路上挑夫失业问题严重中国的传统商路广州北江韶州江西湖南广州西江广西湖南武夷广州广西的土客矛盾激化年月贵县发生大规模的土客械斗超过万多客家人几乎被杀光适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随着外国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从农民群众,到地主阶级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 (一)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背景 1、客观原因: 鸦片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传统商路上挑夫失业问题严重:中国的传统商路广州-北江-韶州-江西-湖南、广州-西江-广西-湖南、武夷-广州; 广西的土客矛盾激化: 1850年10月,贵县发生大规模的土客械斗,超过10万多客家人几乎被杀光,适遇金田起义,数千幸存下来的客家人即奔赴金田参加太平军起义。 ; 2、洪秀全个人因素 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后改名秀全。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二)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于1859年到达天京后写出的,充满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这部书反映了他在香港耳濡目染欧风美雨的成果,洪仁玕的治国思想已经和洪秀全他们具有天壤之别。 (三)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一,清政府与西方势力联合起来进行镇压,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流。 第三,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纲领。 第四,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 2.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局限 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局限: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太平天国也未能全面地对待儒学,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 。还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再次表明:农民阶级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二、 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1861年1月清政府正式成立总理衙门,作为处理洋务的中央机关,由奕訢、桂良、文祥三人兼领总理衙门大臣 。它实际上成为各部的综合机构,成了驾于六部之上的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一)洋务运动的兴办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所谓“自救”运动。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1. 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工业,洋务运动在初期以“自强”活动为中心,以获得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和练洋操为主要内容。 ——民用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将筹办洋务的目标,由“自强”兼及“求富”,开始采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着手筹办民用性厂矿企业。企图通过“求富”,达到“兴商务,浚饷源,图自强”,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 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3.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派遣留学生:在容闳主持下,从1872年到1875年,先后有120名幼童被派赴美留学;同一时期,福州船政学堂也曾派遣30余名留学生分赴英法学习海军。前一批里有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后一批里有翻译《天演论》的严复。 随着洋务进展,出现了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机械学校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