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化放射摄影DR技术操作规程
DR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操作人员必须认真研读操作手册,并且经过相关培训,严禁非本科操作人员操作机器。操作须按操作手册进行,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机房保持恒温恒湿状态,温度22℃±2℃,湿度30%~60%。检查空调、除湿机工作状态,每天开机前倒空除湿机水箱,雨季禁止开启机房窗户。
(4)每日上午开机前用酒精纱布擦拭床台面板及把手,下班关机后用拧干的湿毛巾擦拭机器及工作台。开机后检查各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检查硬盘空间并删除多余文件,将已处理病人资料及时存盘、刻录。
(5)若遇机器发生故障,书面记录错误代码,供工程师查对。并即时报告科室领导,或者拨打维修电话,在维修工程师指导下关闭或重启机器。
(6)每天与主管医师沟通,删除已核对无误的文件并签字确认,以保证机器能正常运行。在未得到主管医生认可前,不得删除任何文件。
(7)未经科室同意,不得删除或修改任何现用程序,参数。严禁在DR操作系统内运行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8)下班时按正常关机程序关闭各系统。检查机器状况,如有问题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及科室领导,并且做好记录。检查空调及除湿机,清到除湿机积水箱,保证机房恒温恒湿状态。检查门窗应完全关闭。填写交班记录:设备状态、异常情况、环境温湿度、维修时间及内容。
二、DR的一般操作步骤
(1)开机:检查并确保没有物体阻碍机架移动才能开机。开机后应用程序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之前,不得进行任何操作。
(2)检查并确保球管中心与探测器中心重合,二者处于同步跟踪状态,球管与探测器间距为115cm。倾斜球管后,重新核对球管与床台中心是否对齐 否则将影响图像质量
(3)通过叫号系统呼叫受检病人,认真阅读申请单,准确输入姓名、DR编号、出生日期、性别等,选择相应器官程序,球管功率应设定于80%,检查电离室工作野、滤线栅、铜滤过等工作状态
(4)摆位时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摄片部位,“自动跟踪”确立 ,电离室工作野准确后方可进行曝光。
(5)为保证摄片方位准确 ,上肢摄片,患者位于靠近门侧的旁检查床边,摄片部位与检查床纵轴垂直; 头颅、脊柱、下肢摄片,患者均取足朝观察窗方向卧位或坐位,摄片部位与检查床纵轴平行。
(6)认真观察“预览图像”质量,准确将“左”、“右”标记置于统一规定部位的空白处,需要时可对图像进行剪辑、修改放大因子或调整窗宽、窗中心,必要时重新曝光并及时删除不合格图像。
(7)将选定图像传送至诊断工作站,观察状态栏中发送图标,若出现发送错误图标,点击该图标,删出“网络作业状态对话框”内不具有“激活,接收,”或者“假脱机”状态的对列。
(8)进入拍片程序后注意检查传送张数、胶片规格、分格形式,以避免错误打印胶片。必须采用1:1模式打印胶片。
(9)关机:关闭系统时要使系统处于待机状态,若遇停电,应及时与电工房联系,恢复供电后及时启动电源,重新使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以免损伤探测器3.
三、数字化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小肢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冲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同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
①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颤动,故可以平静呼吸下屏气摄片。
②深吸气后屏气:应用于肺部及隔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隔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③深呼气后屏气:常用腹部及隔下肋骨摄影。呼气后膈肌上升,腹壁厚度减薄,影像较清晰。
④缓慢连续呼吸:在曝光时患者作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胸骨正位摄片。
⑤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摄片。
(5)滤线器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滤过板、滤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端应放在胶片同一侧。
四、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摄影前的准备:去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J930住宅建筑构造图集.docx VIP
- GeoGebra5经典版脚本应用入门20190306.pdf VIP
- 薛瑞萍(看云)《心平气和的一年级》.pdf VIP
- DB37∕T 3981.1-2020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 第1部分:档案管理.docx VIP
- 实时荧光定量PCR.pptx VIP
- 船舶应急发电机的PSC检查.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040.1-2025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pdf
-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PPT课件.pptx
- 11J930住宅建筑构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