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1 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和研究方法 2 分工、交换和货币理论 3 价值理论 4 分配理论 5 生产劳动和社会再生产理论 6 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政策观点 1 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和研究方法 一、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 二、亚当·斯密的生平 三、亚当·斯密的著作 四、亚当·斯密的社会观和方法论 五、亚当·斯密的思想渊源 一、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 ㈠圈地运动的发展 从15世纪开始。18世纪取得合法形式。迅速发展。 自耕农消失-资本主义农场; 农民破产-廉价自由劳动力; 商品性消费增加-国内市场的扩大。 (斯密的支持态度。两条线索。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㈡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1756-1763年,英国和法国“七年战争”(北美和印度殖民地)。取得海上霸权。最大殖民帝国。 殖民地-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 世界工业中心和贸易中心 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货币资本积累 ㈢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准备了劳动力和货币资本两个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发展,主要形式是工场手工业。分工和专业化促进生产发展。 技术进步。瓦特蒸汽机。 工业革命(以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在棉纺织业中展开。 格拉斯哥-苏格兰工业中心和贸易运输中心,北美烟草和英国农具集散地 ㈣重商主义的阻碍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尚不稳固,与封建贵族共享政权。 苟延残喘的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和限制自由贸易。---“谷物法” 谷物法限制粮食进口,维持农产品高价,提高工资成本,降低产业利润。 斯密的使命: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 二、亚当·斯密的生平 ㈠少年 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科克迪尔。海关官员家庭。遗腹子。 科克迪尔市立学校。“学习勤奋、喜欢读书、记忆力很强的引人注目的学生。” ㈡格拉斯哥大学 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文学、数学、哲学。对数学的兴趣。 哈奇森(道德哲学教授)—— “再没有人能够象这个人那样启迪他的良知,给他的思想指明方向”。 休谟(《人性论》读书笔记、赠书)。 三、亚当·斯密的著作 ㈠道德哲学和亚当·斯密的著作 亚当·斯密的著作来自其讲授道德哲学的讲义。道德哲学的内容: 1.神学;2.伦理学;3.法学;4.政治学(包括政治经济学) 《道德情操论》-伦理学 《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法学和政治学(演讲于1763年,该书由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温·坎南根据当时学生笔记整理于1896年出版) 《国富论》-政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 关于亚当·斯密与课堂笔记 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说亚当·斯密是个谨慎而心胸狭隘的人,他不允许学生记课堂笔记。 斯密去世后报刊上的死者传略说:斯密总怕自己的思想被剽窃,只要看到学生记笔记,就马上加以制止,并说“我讨厌笔记潦草的人”。 一是防止自己的思想被盗用;二是防止自己的思想被曲解。 1755年,斯密在经济学会上发表演讲,声称自己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发明人,“以真诚和激愤的语调”对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表示不满。因为当时有人在著作中引用了“他”的经济自由主义而没有注明出处并感谢。-[英]约翰·雷:《亚当·斯密传》,商务印书馆,1998,P56-60 ㈡《国富论》的主题和结构 1.《国富论》的主题和内容 《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主题:财富的性质和增进财富的途径。 财富的性质:劳动价值论 增进财富的途径:分工和增加生产劳动者比重。分工理论、生产劳动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政策。 2.《国富论》的结构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率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秩序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一、二: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概念和范畴 三、四: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经济政策的意义和影响。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五:财政学-财政收入和支出 ㈢《国富论》的历史意义 1.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学体系。第一次把当时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纳为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体系。 确立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价值理论、制度分析和经济运行分析、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使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成立。 2.“经济人”假设的运用。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经济学逻辑演绎的起点。(概念的提出者是约翰·穆勒) 3.自由放任政策的提出和论证。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传统-自由主义 四、斯密的社会观和方法论 ㈠社会观-利己主义 利己是人的根本属性。 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帮助,不是出于利他主义,而是出于利己主义。(孟德维尔) ㈡方法论-研究方法的二重性 内在的方法:抽象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内在联系; 外在的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对经济现象的描述。 二重方法与二重任务:研究和揭示本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