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小平,开创中国人民富强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者。 16、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7、罗斯福总统为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 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D D 18、罗斯福新政的“新”最本质的体现是: A、实行“产业复兴法” 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稳定农产品价格 D、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19、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德国法西斯专政 D、匈牙利改革 B B 规律总结 改革的基本要素:原因、目的、内容、方式、性质、特点、结果、作用、影响。 (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4)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 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要勇于创新。 认识 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生产关系,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成功原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各自 特色 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巩固了本国的制度。 影响 都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背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 美国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 名称 20世纪世界上三次成功的经济改革 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③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 ④ 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1、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中国内忧外困,面对这种局面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运动,但最终结局以失败而告终。 (1)请写出这两次改革运动的名称。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 列宁 罗斯福 (2)观察上面三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①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从这两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促进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是两国的历史转折,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②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 ③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新”体现在何处? 答: 实行新经济政策 。 答:核心:对工业的调整; “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材料三: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社论;指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4周年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8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3)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4)以上改革家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等。 * 2018年中考专题复习(五)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洋务运动; 第7课: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改 革 “改革”,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中考难点突破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机械运动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物态变化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5讲第二课时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2讲声现象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5讲电功率第一课时电能电功电功率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5讲第三课时焦耳定律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4讲中考实验突破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5讲透镜及其运用中考考点清单讲义.ppt
- 2019届青海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第5讲中考实验突破讲义.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亚非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政治制度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四中外著名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战后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讲义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