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doc

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本品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SA14-14-2减毒株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经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加保护剂冻干制成。用于预防乙脑。 1 毒种 1.1 毒种来源 乙脑SA14-14-2减毒株病毒。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与分发。 该毒株经用乙脑敏感动物试验证明其嗜神经毒力减弱,经检查无外源因子存在,用乙脑特异性免疫血清做中和试验证实为乙脑病毒,并经免疫力试验证明具有免疫原性,经临床观察证明安全有效。 1.2 生产毒种批制备 毒种启封后,在地鼠肾单层细胞上增殖传递,传递代数不得超过3代。从原始毒种算起,总代数不是超过10代。在传代细胞病变明显时收获病毒液,经检定合格后为生产毒种批。 1.3 毒种检定 1.3.1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1.3.2 支原体检查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1.3.3 病毒滴定 抽样品做10倍系列稀释,取10-4、10-5、10-6三个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接种BHK21细胞,用蚀斑法进行滴定,病毒滴度≥7.2LogPFU/1.0ml为合格。冻干毒种批的滴度≥5.7LogPFU/1.0ml为合格。做病毒滴定同时应用参考苗进行滴定,以判断试验结果是否成立。 1.3.4 纯毒试验 生产毒种批与非同源性乙脑高价免疫血清混合,置37℃90分钟,接种地鼠肾单层细胞或BHK21细胞进行中和试验,观察5~7天判定结果。乙脑病毒完全被中和(无细胞病变或蚀斑出现)为合格,如仍有病变或蚀斑出现,应按上述方法再行中和。 1.3.5 脑内致病力试验 生产毒种批原液接种体重12~14g小白鼠10只,每只脑内注射0.03ml,接种后3天内死亡者不计,观察14天应活存。3天后如有小白鼠发病,应杀死取脑测定致病力,对小白鼠的脑内毒力不应超过3.0LogLD50/0.03ml,同时小白鼠皮下注射0.1ml10-1病鼠脑悬液进行皮下致病力试验,观察14天,应健存。 1.3.6 皮下感染人脑试验 生产毒种批原液接种体重10~12g小白鼠10只,每只皮下注射0.1ml,同时右侧脑内空刺,观察14天,应健存。 1.3.7 乳鼠传代返祖试验 生产毒种批原液接种3~5日龄乳鼠10只,每只脑内注射0.02ml。将发病的乳鼠杀死3只,解剖取脑测其致病力,用体重12~14g小白鼠测定,脑内毒力不应超过3.0LogLD50/0.03ml,同时皮下注射10只小白鼠,每只0.1ml10-1乳鼠脑悬液,观察14天,应健存。 1.3.8 外源因子检查 生产毒种批经非同源性乙脑高价免疫血清中和后,进行细胞培养试验。样品分别接种人二倍体细胞、BHK21细胞、原代地鼠肾细胞,于33~35℃进行培育,同时做对照培育。培育7、14天细胞应无病变,分别进行次代培育和血吸附试验;次代培育7、14天时亦分别观察细胞病变和进行血吸附试验。结果均无细胞病变并血吸附试验阴性为合格。 血吸附试验方法:观察到期的细胞,用0.2%~0.5%鸡、豚鼠红细胞混合液于4~8℃、20~25℃中依次进行血吸附检查。所用红细胞于2~8℃保存应不超过7天。 1.3.9 细胞基质外源因子检查 制备生产用种子批的细胞留取5%~10%不种毒,更换相应的维持液,置33~35℃培育。在培育7、14天时,镜下观察无细胞病变后分别做血吸附试验(方法同1.3.8项)。细胞无病变并血吸附试验阴性为合格。 1.4 生产毒种批保存 液体生产毒种批于-60℃保存不超过6个月可用于生产;冻干生产毒种批于-20℃以下保存2年内可用于生产。 2 疫苗制造 2.1 细胞制备 2.1.1 地鼠 选用10~14日龄健康地鼠,解剖取肾。如发现肾脏异常或有乳糜状腹水,应废弃。 2.1.2 疫苗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青毒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1.3 细胞消化及培养 解剖取出肾脏后剪成碎块,用适量的胰蛋白酶液消化,将分散后的细胞悬液种入培养瓶内,加入生长液,置36~37℃培养。细胞生长成致密单层即可接种病毒。 2.1.4 外源因子检查 每批细胞留取5%~10%不接种病毒,加入与生产相同维持液后置33~35℃培育14天。在培育7、14天时分别做血吸附试验(方法同1.3.8项)。在观察期内细胞无病变并血吸附试验阴性为合格。如细胞出现病变或血吸附试验阳性,由该批细胞制备的病毒原液应废弃。 2.2 病毒接种和培育 挑选长成致密单层的细胞,用洗液充分洗涤后加适量维持液,病毒接种量为2.7~3.7LogPFU/1.0ml,置35~36℃培育。 2.3 原液 2.3.1 收获病毒液 种毒后培育72小时以上,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收获病毒液,澄清过滤后为原液。 2.3.2 原液检定 2.3.2.1 无菌试验 每瓶原液分别取样做无菌试验,样品种入硫乙醇酸盐、乙良马丁和肝斜面培养基,培养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