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论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阴虚论治 【中医基础版】 关于补脾阴的药,古今医家论者甚少。 脾者,喜润而恶燥。脾病为虚者多而实者少。 其虚主要是脾气虚和脾阳虚,而脾阴虚相对较少见,故其立法方药亦较少。 脾阴虚之主要症状为纳呆食少、腕腹胀满痞闷、大便溏或干结难出,脾阴虚常兼见气虚,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或濡而略数。 临床我们较为常见的补脾阴的方剂就是《局方》里的参苓白术散,其中主要是怀山和扁豆偏于补阴,然该方中的配伍主要还是以脾气虚为主,其参、苓、术、草等都是以健脾益气为主的。 在补脾阴的药物选择当中我个人认为应该首选怀山、扁豆、太子参等,其次是白芍、麦冬等。怀山味甘性平,入脾肾经,以益气养阴为主,其补而不腻,正中脾喜润而恶燥的特性,扁豆健脾止泻,太子参健脾益气生津,皆为气阴并补之药,且其性较缓和。 张锡纯有薯蓣丸为治脾阴不足的方剂,其单味怀山(薯蓣)大剂量的应用,是仿独参汤之理也。 张锡纯对石膏的应用可谓出神入化,但其对山茱萸和怀山的使用亦有其独到之处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症状描述 时间: 2015-05-19 13:24:11 来源: 求医网 脾阴虚,病证名。脾阴失调一般是指脾的阴液失调,即脾阴虚而言。脾阴虚多由饮食不节,如恣食辛辣、香燥,酗酒等,导致火气伤中,耗伤脾阴,或积郁忧思,内伤劳倦等,使虚火妄动,消烁阴津,暗伤精血,从而损及脾阴,或因肾水亏乏,不能滋脾而致脾阴不足。此外,湿、火、燥等邪气久羁中州,或长期妄服刚燥辛烈之晶等,亦可导致脾阴亏损。 脾阴虚以食欲减退、唇干口燥、大便秘结、胃脘灼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职司水谷运化。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共同配合,完成纳运水谷,化生气血等生理活动。脾脏与胃腑,在五行均属土,一为阴土,一为阳土,两者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脾阴虚常易于合并胃阴不足,而胃阴虚又常兼见脾阴虚之象。但两者还有一定的区别,脾阴虚多因情志内伤,五志化火,阴精暗耗;胃阴虚多由热病伤津所致。前者多表现为味觉障碍,常感味觉欠佳、食欲减退、口唇干燥、大便秘结,而后者易于出现饥不欲食、消谷善饥、干呕呃逆等。 来源地址: /tcm-article-read-22047.html 症状起因 时间: 2015-05-19 13:28:47 来源: 求医网 脾胃为中土,脾属阴土,胃属阳土。自古医家,言脾阳者八九,述脾阴者一二。叶天士云:“太阴阴土,得阳始运。”临床实例也支持脾病以阳弱为多见,治疗时用阳热之劑,每能获效。然而阴阳是互根的,无阳固然阴无以生,而无阴则阳亦无以化。例如时病因温热、湿热、暑、火等邪袭人,由表人里,由卫人气,先是胃阴大伤,继之累及脾阴耗损。正如《温病条辨》所云:“寒湿多伤脾胃之阳,湿热多伤脾胃之阴,脾属土,虽喜燥恶湿,然燥太过则草木枯槁不荣。”此刻既要清养阳土,也应滋濡阴土,方为万全之策。 《素问?示从容论》云:“四肢懈堕,此脾精之不行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上述经文,无疑是开脾阴学说的先河。 发生脾阴虚的来由,除上述温热等邪的耗损外,尚有:①过汗、妄下及温热药的误治;②《症因脉治》指出的“意外思虑,失饥饱伤,脾土真阴受伤。”由此可见,外感、内伤以及误治等,都是形成脾阴虚的因素。当脾阴虚证形成后,其外在表现,一为运化无权,诚如《血证论?男女异同论》所云:“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二为阴血耗损,肌体失养。三为阴不制阳,虚火内燔。 其常见外在症状有:形体赢瘦,面色萎黄,肌肤不荣,神情疲惫,少寐,五心烦热,口干唇裂,甚则口糜多日不愈,饮水不多,不饥少纳,食后腹胀,脘痛,嘈杂,泛恶,大便溏薄或虚秘。在妇女则多见月经错后而量少,色淡。舌红少津、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或濡数。其中以舌红少津、少苔,口干唇燥,脉细数无力,面色萎黄少华等为脾阴虚证的主症。 来源地址:/file/3sotec6writsexvuoipszosw_1.html 症状检查 时间: 2015-05-19 13:57:47 来源: 求医网 脾阴虚为中医的病证名称。中医检查脾阴虚一般采用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脾阴虚的患者腹胀纳少,食后加剧,大便干结难解,形体消瘦,肌肤干燥,手足心热,口干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无力。 经言:“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能助胃消化水谷并运至全身。唐容川《血证论》亦谓:“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

文档评论(0)

139****7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