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城市道路交通机非混行的实证研究与行为分析 1.2 研究内容 二、研究进展-混行站点的研究 2.1 实证调研 2.2 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通行能力模型 2.3 基于冲突技术的通行能力模型 2.4 基于排队论的通行时间延误分析 2.5 基于Richardson模型的通行能力分析 Car capacity near bus stops with mixed traffic derived by additive-conflict-flows procedure,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 revised. SCI Car capacity model near bus stops with mixed traffic flow derived by conflict technique, 2011 TRB meeting, accepted 相关的合作研究 Modeling Pedestrian Violation Behavior at Signalized Crosswalk in China: A Hazard Based Duration Approach, Traffic?Injury?Prevention, accepted. SCI Study on Traffic Behaviour of Non-Motorized Vehicle under Influence of Curb Parking,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ed. EI 2.5 基于Richardson模型的通行能力分析 Richardson模型:运用迭代法计算各类车辆的平均服务时间和小汽车的通行能力 能处理实际交通中的各种特殊情形 文章撰写过程中,准备国外交通刊物投稿 三、几点体会 树立了研究信心(荣誉与责任共存) 发掘了研究兴趣(支持与鼓励作用) 找规律+勤奋+坚持不懈 仍需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谢谢!请各位指点!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交流汇报 杨小宝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系统科学所 yangxiaobao@jtys.bjtu.edu.cn 项目简介 1 研究进展 2 几点体会 3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项目简介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社会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之一。 然而,国内外许多大中城市里交通阻塞,事故丛生。近年来我国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合交通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交通的主要特征,也是造成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1.1 研究背景 混合交通流 路段 路口 基本路段 公交站点 无信号交叉口 信号交叉口 我国城市支路和辅路的公交站点一般设置在非机动车道上,当公交车停靠在站点时,非机动车则绕行至机动车道上行驶,导致小汽车、公交车和非机动车相互干扰。 另外,早晚高峰时期,次级道路的交叉口处的机非混行也是导致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的主要缘故。 公交车、小汽车和非机动车的相互冲突 城市道路交通机非混行的实证研究与行为分析 公交站点 无信号交叉口 信号交叉口 数学建模 通行能力模型 道路阻抗函数 模型验证与比较 实证调研 交通流基本参数 混行行为参数 混合交通流特性 优化设计 不同站台类型 有无信号交叉口 不同信号配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思路:从实际出发,由简到繁 实证研究:观测现象,发现问题; 基本模型:建立强假设的基本模型; 模型扩展:把模型扩展到更为实际的情况; 模型应用:应用到具体的交通优化设计。 方法: 实证统计、间隙接受理论、 冲突技术、排队论 2.1 实证调研 调查方法:摄像为主 Bus Car C A B 蓟门桥北 具体调查路段 蓟门桥南 观测现象与问题发现 混行过程中存在非机动车逆行、行人横穿道路、公交车不规则停靠、拥堵时非机动车有部分优先权等情况; 混行公交站点的类型有多种:直线式站点、港湾式站点,以及非机动车港湾式站点等 2.2 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通行能力模型 Yang X B, Gao Z Y, Zhao X M, Si B F. Road capacity at bus stops with mixed traffic flow in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09, 2111: 18-23. SCI 假设非机动车与小汽车冲突时,非机动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