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课宋明理学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逐渐复苏; ——正统思想;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发展演变: 魏晋时 ——受道、佛教冲击,削弱 宋代时 ——吸道、佛教,产生“理学” 北宋,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吸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 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理学”的形成 “理学”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三教合一 问题探究一:从魏晋到隋唐,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三教图》清·丁云鹏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位;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由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由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想。”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 点评:材料中作者认为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政治条件(庶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和学术思想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是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表现,是宋明理学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条件。对此,你有何看法? ? 考点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历史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②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2)社会原因 ①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 ③宋代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④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 ⑤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一背景 1、儒学的困境 汉末、魏晋、唐五代正统地位削弱 韩愈 道统 李翱性命之源 表现: 原因: 道教、佛教兴起传播 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 2、儒学复兴运动 A、先声唐中后期 B、兴起北宋 ——为理学兴起奠定基础 基本主张: 宽松的文化政策; ②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①推崇《春秋》尊王攘夷,批评唐代政治 原因: 基础 资 料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宋)陈颐《河南陈氏遗书》 邵雍: 张载: 二程: 周敦颐: 建构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人与万物本源合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 宇宙规律 人类命运 开创“气学”派 唯物主义代表 严格区分天道性心,准确表达基本宗旨和精神 开辟道路 理学 最高范畴 “天理” 核心 仁 二创立:“北宋五子” 周、邵、张、二程) 程颢(1032一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颢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合称“二程先生”,因二程长期居于洛阳讲学,故其学称“洛学”、“新儒学”。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习称为“小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归纳二程理学的基本观点: 1 .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3.“义、礼、智、信皆仁” ——《二程遗书》卷十二 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 道德修养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含义: 目的: 明道德之善 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掌握天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1课 问题的抽象(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6——阅读真好(素材).pdf VIP
- 飞机在机库溢油应急处置程序.doc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5——挫折成长.doc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4——青春梦想.docx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Q_320411BFS001-2019TF型扁布袋除尘器系统.pdf
- 【阅读版】读后续写 第1-5期:读懂原文+情节设计.pdf VIP
- 土石方现场协调会会议纪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