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颌面部神经疾病,错牙合畸形.pptxVIP

《口腔科学》颌面部神经疾病,错牙合畸形.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健康医学院《口腔科学》颌面部神经疾患,错牙合畸形口腔科学教学团队2019年 11月 25 日第十四章颌面部神经疾病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重点难点掌握掌握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熟悉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了解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第一节三叉神经痛一、病因1.中枢病变学说2.周围病变学说(1)血管神经压迫学说(2)解剖结构异常临床表现疼痛骤然发生:“闪电式”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疼痛疼痛有明显“扳机点”揉搓面部可致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二、检查1.定分支检查拂诊、触诊、压诊、揉诊。2.三叉神经功能检查感觉功能、角膜反射、腭反射、功能运动。三、诊断 据病史、疼痛部位、性质、发作表现和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诊断并不困难。查找“扳机点”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支:封闭眶上孔及其周围。第二支:眶下孔、切牙孔、腭大孔、上颌结节、或圆孔。第三支:颏孔、下牙槽神经孔、卵圆孔。 怀疑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应进一步做详细的临床检查,按需要拍摄颅骨X线片(特别是颅底和岩骨),常需要做特殊造影、CT、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四、鉴别诊断非典型面痛:疼痛不局限,范围广、深,无“扳机点”。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病:牙髓炎、髓石、埋伏牙、颌骨肿瘤及骨髓炎等皆可出现,疼痛持续,深在钝痛,无“扳机点”,去除病灶后疼痛消失。鼻窦炎:急性上颌窦炎、额窦炎等。疼痛持续,局部炎症反应明显,抗炎有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与下颌运动有关,一般无自发痛,大张口诱发。舌咽神经痛:多见于男性。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但疼痛部位在咽后壁、舌根、软腭、扁导体、咽部及外耳道等处。五、治疗药物治疗:卡马西平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针刺疗法、封闭疗法、理疗:对神经干及周围穴位单侧刺激或导入药物辅助治疗。注射疗法:无水乙醇或95%乙醇注射于周围神经干或半月神经节,产生局部神经纤维变性。五、治疗手术治疗1.病变性骨腔清除术2.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撕脱术五、治疗手术治疗3.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垫片置入第二节面神经麻痹一、贝尔面瘫(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茎乳孔以外:面瘫。2.鼓锁与镫骨肌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3.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4.膝状神经节: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泪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5.脑桥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外,感觉及分泌功能受累较轻。6.核性损害:面瘫+轻度感觉与分泌障碍,但往往影响展神经核而发生该神经的麻痹,若损害累及皮质延髓束时可发生对侧偏瘫。一、贝尔面瘫(二)治疗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二、永久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神经吻合术神经游离移植术:面神经横跨移植(cross transplantation)三叉神经痛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掌握基于临床表现的三叉神经痛诊断及定位熟悉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熟悉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式了解贝尔麻痹分期治疗,治疗预后情况及对贝尔麻痹的预防了解永久性面神经麻痹第十七章错畸形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错畸形的诊断第三节 错畸形的矫治第四节 保持与复发重点难点掌握错畸形的分类基本的矫治技术及各自的特点熟悉错畸形的形成原因错畸形的诊断方法了解错畸形的危害防止错畸形复发的方法第一节概述口腔科学(第9版)一、错畸形的形成(一)遗传因素 1.种族演化 :至今在现代人类中的错颌畸形已极为普遍,错颌发生率一超过50%.而在各类错颌畸形中,牙齿拥挤,排列不齐高达76%.2.个体发育:遗传因素在错颌畸形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遗传因素可表现在由颌骨大小·位置·牙弓形态·牙齿大小·数目·扭转等所致的各种错颌。常见的下颌前突·反颌,闭锁性深覆颌·上颌前突·深覆盖等错颌均可因遗传而引起 口腔科学(第9版)一、错畸形的形成(二)环境因素 1口腔不良习惯:允指不良习惯,儿童允指不良习惯最多见。允拇指习惯在2至3岁时是正常的,常在4至5岁时停止,若将继续允拇指习惯,则将出现牙合畸形。常见的是前牙开合,牙牙间隙,深覆盖,牙弓狭窄等畸形。 2咬下唇不良习惯:可引起上前牙唇倾及下前牙舌倾,长期咬下唇者可出现下唇周围皮肤角化。 3吐舌不良习惯:儿童在替牙过程中吐舌或添萌出新牙常形成吐舌。常见于前牙开合,因舌体中间厚两侧薄故常开颌,也常有前牙反颌下颌前突。 开颌 双颌前突 反颌口腔科学(第9版)一、错畸形的形成(二)儿童替牙期障碍 1乳牙早失 乳牙是恒牙的前取,在正常替牙以前维持每个乳牙的存在时十分重要的。乳牙早失时破坏了牙弓的完整形,搓牙的近远中的牙向缺牙隙倾斜,使间隙不足而恒牙错位萌出。 个别

文档评论(0)

drchen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